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哲学家茶座第16讲】哲学家茶座第十六讲——佛教革新视域下的茶与茶文化(文字)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2019年4月1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在人文楼600会议室举办了系列讲座“哲学家茶座”之第十六场讲座,本次讲座请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导师、教授田真,主持人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张雪松。本文字根据录音整理,经过了主讲人的审校,现在网站推送,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a8e2c2de517ca5f1bd97064ff7e8680e.jpg

    张雪松: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讲座!田真老师也是人民大学的校友,现在北航工作。可能大家经常在各种公益活动上见到田老师,今天田老师给我们带来的题目是:佛教革新视域下的茶与茶文化,这是有关佛教与茶道问题的讲座,我们这个讲座是从200500,最后会留半个小时的时间大家自由的提问。中间看田老师自己掌握,如果太累了可以休息一小会儿。下面请田老师开始。谢谢!

 

    田真:大家好!非常开心也非常忐忑,开心的是又回到母校、母系了,刚才我还去我学生时代曾经住过的宿舍走了一圈,非常熟悉。忐忑是面对同门讲座犹如参加考试一样。我讲座的题目是“佛教革新视域下的茶与茶文化”,有不妥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历史上曾经有“名寺出名茶的”文化景象,有一种说法“和尚家风引领民风”。佛家茶作为食饮之物、口腹之需,如何上升到文化境界?这种文化境界佛家以“禅茶一味”来注解。我想从历史发展的脉络谈一下我的理解。围绕三个方面来讲:一、东山法门开启的佛教义理革新。二、普请之法的推广与佛家茶诞生。三、机锋传习的禅风与禅茶一味意蕴。

 

一、东山法门开启的佛家义理的革新

    佛教是作为移入文化在自我改造与完善中逐渐发展壮大,经南北朝发展至隋唐,既独成体系的发展,又与儒道本土思想相采补而立足于世。在历史上不乏外来户的思想,佛教能脱颖而出的原因是什么?由此我来推导佛家茶是如何产生的?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据《三国志》的《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记载:“昔汉哀帝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另一资料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向大月氏派遣使者求法,抄写了佛经《四十二章经》,并迎请印度僧人来华。在西汉董仲舒把改造过的先秦儒家思想向汉武帝推荐,这个时期儒家被定为一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就是说,佛教进来之后,它与儒家思想交锋到磨合,一直到逐渐走向合流的状态。先秦儒家关于彼岸世界的探讨几乎是一片荒地,虽然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但是总体来说不精致。佛家是以很精致的彼岸世界拓展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视阈,这是佛教作为宗教在中国植根勃兴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翻译佛经是佛教中国化的启始。汉朝在长安设有五经的博士官,他们以当时儒家思想的背景翻译佛经,所以翻译佛经是开启中国化的第一步,并最终形成了三教合流的历史景象。唐代僧人神清《北山录》写道:“释宗以因果,老氏以虚无,仲尼以礼乐,沿浅以洎深,藉微而为著,各适当时之器,相资以为美。”三家思想伴随着统治者个人的偏好此起彼伏、相互消长地向前发展。

佛教僧侣在印度以及初传中国是不参与生产劳动的,他们是以乞食为生,一钵即生涯,随缘度岁华。佛教的原始戒律不允许“掘地垦土,手捉金银”。中国从周代就确定了以农立国,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更主要的是从北魏一直到唐代中期,中国实行了均田制,唐代称为口分田。僧侣也不例外,他们也得到田地。除了官府赐给他们的田地之外,还有布施者的捐赠。寺庙雇人从事田间劳动及商品买卖,给寺庙干活的人称之为净人。大家想一下这种状况不太符合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因为中国人讲儒家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刨地怕伤害生灵,然后你让别人代替你去这些事,这对接受儒家教育的中国人来说就显得非君子之道了。另外,在唐中期之前寺庙是免赋税的,这就形成了僧俗阶层不平等的经济竞争,有损世俗地主阶层的利益。这也是历史上灭佛的重要的原因,中国历史上有过四次比较大的灭佛事件即法难。

为了更好的适应中国本土文化, 道信、弘忍开创的东山法门是中国佛教义理革新的萌芽,道信、弘忍依据《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和《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提出: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从而开辟了禅宗看心、守心的修心禅法义理。至六祖慧能进一步提出顿悟成佛,主张注重心悟,认为佛不离自心,解脱不离世间。慧能的观点为中国佛教走向农禅并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标志着禅宗形成。慧能的二传弟子马祖道一在洪州(今江西修水、锦江流域一带)开创了“洪州禅”,马祖道一主张“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谓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 认为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都是佛性的自然流露。显然,这一观点吸取了庄子道家自然主义的哲学,平常心的生活状态就是与道的契合融通。马祖道一的弟子百丈怀海弘扬其理念,怀海认为“自古自今,佛只是人,人只是佛,亦是三昧定。不用将定入定,不用将禅想禅,不用将佛觅佛。” 提出把修禅与人的行为结合起来,善恶苦乐,也不外乎是佛性的表现。

道信、弘忍提出念佛即是念心;慧能主张识心见性、无念为宗、顿悟成佛;马祖道一强调即心即佛、平常是道;百丈怀海倡导佛是无求人、自由人。由此可见禅宗把修禅转向意境的体验,运水与搬柴皆是禅,时时、处处,只在念头上用功夫,这对后世修行者产生了极大影响。在认识论上,禅宗强调即心即佛,佛性本有,诸法不离自心。因此,自性具足一切,又不执著一切,道由心悟,觉悟不假外求,只要以无念为宗,净性自悟,就能拨开云雾见青天,见性成佛。所以禅宗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确立,佛性心性化是禅宗最主要的一个特点。


  
上一篇【哲学家茶座第十五讲】漫谈中日“生活茶”:从“生活美学”观茶之道(下)
下一篇范增平:茶儒一体的价值观——哲学家茶座第十七讲录音文字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