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张耀南: “中华茶典中之水哲学——三款六式框架”(下篇)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以六识辨水之六象

张耀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综合前面的资料,根据佛教的六识,佛教告诉我们认识世界有六种途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后面的唯识学派加了两种,第七识和第八识,也就是“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第七识和第八识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我们暂且不去谈它,我们平常人都是六识。

我们既然有六个管道认识世界,那么我们辨水途径,一定是六个。辨水于心,辨水于耳,辨水于目,辨水于口,还缺两个。很奇怪的是,辨水于鼻应当提出来,就是我闻一闻这个水是不是臭的,这个是用鼻,居然没有人提出来,这个是很奇怪的。如果下面你们谁找到这个资料,就是很宝贵的。辨水于鼻和辨水于身,我们没有找到这样的资料。找到了的话,我们就有六识来辨水,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辨水框架。

六识辨水,辨什么呢?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以六识辨水之六象【缺两象】。我们发现“象”也是缺两个。

第一个是辨“清”。如唐陆羽《茶经•四之器》所列漉水囊,就是滤水用,使煎茶之水清净。宋代“斗茶“,强调茶汤以“白”取胜,更是注重“山泉之清者”。明熊明遇用石子“养水”,目的亦在滤水。共认宜茶用水,以“清”为本。

第二个是辨“活”。北宋唐庚《斗茶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中国茶文化经典》P123)如北宋苏东坡《汲江煎茶》诗:“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宋唐庚《斗茶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明顾元庆《茶谱》:“山水乳泉漫流者为上。”凡此等等,都说明试茶水品,以“活”为贵。

第三个是辨“甘”。如北宋重臣蔡襄《茶录》:“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明田艺蘅《煮泉小品》:“味美者曰甘泉,气氛者曰香泉。”明罗廪《茶解》:“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强调宜茶水品在于“甘“,只有“甘”才能出“味”。

第四个是辨“轻”。如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提出宜茶水品“以清轻甘洁为美”。又,清乾隆帝在杭州品龙井茶,上峨眉尝蒙顶茶,赴武夷啜岩茶,乃品泉评茶行家。据清陆以湉《冷庐杂识》,乾隆每次出巡,常带一精制银斗,“精量各地泉水”,精心称重,按水之比重从轻到重,排出优次,定北京玉泉山水为“天下第一泉”,作为宫廷御用水。

第五个是“以声辨”。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其友李南金(南宋词人)所说:“《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论茶,鲜以鼎镬,用瓶煮水之节,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之节。”,以耳朵来辨,我们上面已经举出了这个材料。

辨清浊——眼识,辨活死——意识,辨甘苦——舌识,辨轻重 ——身识?辨嫩老——耳识,——缺一象:辨香臭(鼻识)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眼识是来辨水的清浊,我们的意识是来辨水的死活,我们的舌识是来辨水的甘苦,我们的身识来辨水的轻重(这一点现在不能肯定,不能肯定称这种方法是不是属于身识),我们用耳识来辨水的老和嫩,现在就缺一个鼻识,要辨水的香臭味(当然如果身识还不确定的话就缺两个)。

我们辨水的其他四个方面是比较确定的。

 

禅门辨水之一例

我们回到《碧岩录》中一则公案,我把这则公案叫做“禅门辨水之一例”,记载于《碧岩录》第五卷第四十六则《镜清雨滴声》,这是跟水直接相关的。

“镜清雨滴声”,禅宗公案名。述晚唐五代禅师镜清道怤与僧徒间有关“雨滴声”之机缘问答。载《碧岩录》卷第五。《佛光大辞典》不载。

镜清道怤,晚唐五代吴越僧。雪峰义存之法嗣。温州永嘉人(今浙江),俗姓陈。生于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卒于吴越天福二年(937),一说后晋天福二年。世寿七十。幼年出家,后入闽参雪峰义存,嗣其法。在越州(今浙江)常与波光业相辩难。历住镜清寺(位于今浙江)、天龙寺等名寺。钱镠私署“顺德大师”。钱元瓘于杭州创龙册寺,请师居之,师于此开辟吴越禅学。事迹见《宋高僧传》卷十三、《景德传灯录》卷十八、《六学僧传》卷八等。与镜清道怤相关之公案不多,除本则外,还有“道怤缩手”等。

“镜清雨滴声”之公案。镜清道怤禅师问僧徒:“门外是什么声音?”僧徒答:“雨滴声。”镜清说:“众生颠倒,迷己逐物。”僧徒问:“和尚您为何这么说呢?”镜清答:“洎不迷己。”僧徒又问:“洎不迷己,意旨如何?”镜清答:“出身犹可易,脱体道应难。”(原注:洎,巨至切,及也。)这是简约的版本。

完整版本为:有一天镜清问僧徒:“门外是什么声音?”僧徒答:“雨滴声。”镜清说:“众生颠倒,迷己逐物。”又问:“门外是什么声音?”僧徒答:“鹁鸠声。”镜清说:“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又问:“门外是什么声音?”僧徒答:“蛇咬蝦䗫声。”镜清说:“将谓众生苦,更有苦众生。”

    雪窦重显之“颂词”为:“虚堂雨滴声,作者难酬对。若谓曾入流,依前还不会。会不会,南山北山转霶霈。”所谓“颂词”,就是他个人的理解,他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他用诗来表达,我们还是不懂,我们要不断地解释。我的解释很多人说也看不懂,但是没有办法,一步步解释,一直解释到寡然无味,就看懂了。

    我们读禅宗的典籍,这是很常见的一种问答,关键是我们怎么样来解读它?我们今天把它放到茶典的水哲学当中看,它想表达一个什么东西? 我们看第一个和尚回答“雨滴声”,那是一个“如实”的回答。第二个和尚回答“鹁鸠声”,这是一个“不实”的回答,因为明明是下雨。第三个和尚“蛇咬蝦声”,这是一个“若实”的回答。这是三值逻辑的三句。

然后我们就想到“禅门四句教”。我们说一个事情,在禅师来看一定就是四句:实,不实,亦实亦不实,非实非不实。这四句是一个三值逻辑,后两句是一值。三值可以是三句,也可以是四句,当然也可以是六句,也可以是八句。

有了禅门四句教,我们可以看出“饭衣四句教”,就是吃饭穿衣的四句教:

第一句:“终日喫饭,曾嚼一粒米;终日著衣,尝挂一缕丝。”我天天吃饭,我知道就是吃饭,我天天穿衣服,我知道就是穿衣服。

第二句:“终日喫饭,不曾嚼一粒米;终日著衣,未尝挂一缕丝。”我天天吃饭,不知道吃的什么,我天天穿衣服,我感觉一件衣服都没有穿。这个境界是谁讲的?就是圆悟克勤讲的,在夹山讲的。圆悟克勤的这个境界,比前面这个境界要高一个层次。圆悟克勤之所以讲这句话,是为了破前面这一层,可是圆悟克勤没有讲后面这两句。这后面两句是第三值的,一共有两句。

第三句:“终日喫饭,亦曾嚼亦不曾嚼一粒米;终日著衣,亦挂亦不挂一缕丝。”这是一层。

第四句:“终日喫饭,非嚼非不嚼一粒米;终日著衣,非挂非不挂一缕丝。”

这是四个层次的东西,这叫三值四句教。

有了这个框架,我们就可以得到茶水四句教:

第一句:“遇饭喫饭知是饭,遇茶喫茶知是茶。”

第二句:“遇饭喫饭不知是饭,遇茶喫茶不知是茶。”此句载于《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九,在道林寺讲的。圆悟克勤要破前面那个层次,他没有讲后面,因为这个太高深了,不是一般人可以懂的,所以他根本就不讲。

第三句:“遇饭喫饭亦知亦不知是饭,遇茶喫茶亦知亦不知是茶。”

第四句:“遇饭喫饭非知非不知是饭,遇茶喫茶非知非不知是茶。”

一个是单非的,一个是双非的,双亦双非的境界。所以对哪个层次的人讲话,你讲的话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要用后面这两个,跟第一个层次的人来谈,是没有办法弄。

我们做一个总结:茶典中之水哲学,构成三款六式框架。时间坐标两式,分为时间坐标虚时式、时间坐标实时式;空间坐标两式,分为空间坐标水形式、空间坐标地域式;本身坐标两式,分为本身坐标水他式、本身坐标水水式。

最终我们谈茶典中的水哲学,是要落实到茶水三值四句教。我们知道,“遇饭喫饭知是饭,遇茶喫茶知是茶”这是俗谛,是俗人的见解。“遇饭喫饭不知是饭,遇茶喫茶不知是茶”,这是真谛,是出家人的见解。下面这两层——“遇饭喫饭亦知亦不知是饭,遇茶喫茶亦知亦不知是茶”,“遇饭喫饭非知非不知是饭,遇茶喫茶非知非不知是茶”——是中谛。一个俗谛,一个真谛,一个中谛。

佛教的法师们,不会因为自己讲的是真谛,就看不起俗谛;我们读书人,不会因为自己多读了几本书,就看不起文盲。文盲俗人他们的想法,也是真谛,你现在读书,读书那一套是真理,人家没有读书的那一套所想所思,也是真理。所以禅宗法师们不会因为讲真谛,就看不起俗谛;不会因为讲中谛,就看不起真谛;或者不会因为讲俗谛,就看不起真谛和中谛。这样一个思想,就叫做“三谛圆融”。

    所以我们最后的茶水哲学,也要归结到三谛圆融,叫做“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恐怕这是茶水哲学之究竟境界。

    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就这么多了,谢谢大家!


  
上一篇张耀南: “中华茶典中之水哲学——三款六式框架”(上篇)
下一篇耿晓辉:关于陆羽《茶经·七之事》的阅读心得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