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警惕茶文化界的反智主义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我接触中国茶文化、茶道不到三年的时间,是个初学者。在阅读相关的文献过程中,我就感到在目前中国茶文化领域,特别是茶行业,很多做茶卖茶的人,具有非常明显的反智主义倾向。我也参加了很多茶文化论坛或大会,感觉到在讨论、发言中也存在反智主义倾向,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做出再思考,这就是我写此文的初衷。
我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一个是为什么会存在反智主义,我的观点是基于一个很重要的误会,就是国内在中日韩的茶文化比较当中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叫“日本茶道、韩国茶礼、中国茶艺”。我认为这个说法是站不住的。日本茶道只是日本整个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家熟知的日本茶道比如三千家实际上是一种得到保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非常小众,日本茶文化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韩国的茶礼也不仅仅是待客的茶礼,它分为广义的茶礼和狭义的茶礼,狭义的茶礼才是中国人所讲的待客茶礼,而广义的茶礼也包括了茶道。中国人讲的茶道通常也包括了茶文化、茶艺等多方面的内容。
当然,首先要承认茶文化当中包含了情感的东西,但还有理性的探求、学理的研究等无法被情感化的东西。我主张,茶文化的研究在中国要接替传统的话,不仅要对传统开放,还要对世界开放,同时我们应该构建出可认知、可传承的思想成果,这样的成果具有共识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要坚持可认知主义、智识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