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陈忆芳:发掘比较优势,推进云南茶叶产业化发展——以大益集团茶企业为例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生  陈忆芳

 

摘要:茶叶产业化是国际茶行业发展的趋势。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云南省茶产业现状,以云南省的龙头企业大益集团为例,提出云南茶产业应挖掘自身优势,从加快技术创新、结合文化优势推广茶文化、提升品质以树立品牌形象三个方面推进茶叶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茶叶产业化;大益茶企业

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探究》一书中率先提出国际贸易的基础——绝对优势理论。两个国家如果生产某一物品的成本存在差异,则这两个国家分别生产具有自己优势的商品并进行贸易交换,这对两个国家来说都是有益的。[[1]]简言之,认为绝对的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来源。比较优势理论是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补充和吸收,最早是由李嘉图在吸收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率先于他的经济学巨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2]]比较优势理论影响极大,逐渐取代斯密的理论成为了国际和区域分工与贸易的重要基础,也是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最初是为了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研究的需要,但是比较优势理论并不仅仅限于商品贸易领域,因此这一理论自提出以来,便迅速突破了商品贸易的局限,广泛传播,被用在其它存在竞争合作的领域。例如企业管理、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等领域的研究过程,都可以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换句话说,对于存在比较与差异的地方都可以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差异决定优势,没有差异,就无所谓优势,也就无所谓区域优势的发挥。区域差异从广义上讲是指不同地域空间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狭义的区域差异主要是指不同地域发展水平的差异。区域差异性的存在始终是一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一种客观事实,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都存在。[[3]]

区域差异是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前提。由于区域间农业生产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差异。因此区域差异是决定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最基本因素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云南省优势生物资源产业之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云南省茶叶产业在资源、品种、土壤、气候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国内其他地区而言,凭借其特有优势,适宜发展特色高原农业。也正说明了其茶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差异的影响。

一、茶叶产业化含义

    茶叶产业化可以看作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基本模式,是以利益主体获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致力于实现茶叶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是关于农业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4]]茶叶产业化作为我国的一个新研究课题,目前学术理论界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相关论述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3点。

1.茶叶产业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有关茶业生产管理体系和制度,它以农村社区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为基础, 形成集生产基地、产品加工、教育培训、科研开发等为一体的整体性、综合性的产业管理体系。把与茶叶生产前后的相关产业部门紧密联系起来,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 重新进行适当组合、改造和分配,形成集产加销、贸工农、经科教于一体的企业化管理新体系。

2.茶叶产业化可以看作是一种生产经营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这个大前提下,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把科技创新作为手段,切实推动茶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生产经营体系。[[5]]

3.茶叶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龙型经济”。它的经营模式主要是强调依靠龙头企业。该观点重在强调茶产业“一条龙”服务,以龙头企业统筹国内和国外市场,把茶叶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销售渠道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有效抵挡市场风险的大型茶企业集团。

综上所述,茶叶产业化是指涉及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的全过程。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茶园基地为基础,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把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等环节联系起来,构建产供销一体化运营体系,在此基础上力求形成一条完整的茶叶产业链。茶叶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运作方式是:以生产基地为基础,由农户进行茶树的栽培;以企业为龙头,由龙头企业收集茶叶原料进行现代化、集约化的规模加工, 并利用优势产品树立好茶叶品牌,扩大销售渠道,实现产品增值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二、云南省茶产业优势

茶叶是云南传统特色农产品之一,21世纪以来,云南省茶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其区域性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全省茶区广阔,从事与茶相关的人数非常多,总共涵盖了129个县市区。云南省的茶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全省近年来加强了产业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包括茶膏、茶饮料、茶粉等高附加值新型茶产品。据统计,在全国19个产茶省中,云南省茶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分别占全国面积、产量的15%、12%。2019年,全省茶叶面积676万亩,产量43.1万吨,综合产值达936亿元。2019年,云南省有机和绿色认证茶园面积大幅增加,全省绿色有机茶园认证总面积115万亩,其中:绿色认证茶园面积达44万亩,占全省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的8.15%;有机认证茶园面积达71万亩,占全省茶叶总面积10.5%。[[6]]总体来说云南茶叶经济量大,生产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升,但增速缓慢。

云南省发展茶叶产业具有显著的优势。

其一是生态优势。云南省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适宜发展特色高原农业。全省茶园大部分分布在高海拔山区,这些地区一般都远离污染源,因而生态环境较好。大部分茶地区光热充足、温度适宜,且土壤中富含较高的有机质,有利于茶树的生长。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其他茶产区所无法比拟的,适宜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由于受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种植习惯的影响,绝大部分茶园基本不使用或较少使用化肥和农药。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我国大部分茶叶产区进行质量抽检,抽检结果显示云南茶产区中茶叶的农药残留量排名全国最低,符合欧盟新出的农药残留量标准。这一抽检结果更加显示出优越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这是云南省茶园的独特优势。

其二是资源优势。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同时其南部地区未受到第四季冰川积洪的影响,保留了较多的古生代植物种群;茶树的生理生化特性和植物学形态都比较原始;全省有多处连片成林的野生茶树自然群落。其茶树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在目前世界上总共发现的47个种和3个变种的山茶属茶组植物中,云南就占35个种和3个变种,其中有26个种和2个变种属于云南特有。茶树资源极其丰富,不论是野生茶品种还是人工种植品种,其总量都已达到上百种。而且盛产优质茶品,尤其是普洱茶与滇红茶更是闻名全球。因此相较于其他地区,这是云南省具有较为独特和优越的资源优势。

其三是云南省产茶、制茶历史悠久。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在生产活动中形成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以及各自有特色的饮茶习俗和风俗。从唐代“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饮之”到宋代云南茶成为“易西番之马”,再到如今保留下来的白族“三道茶”、“烤茶”;傣族的“竹筒茶”;“茶马古道”等等,无不体现着云南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对经济有一定的反作用。如能将这些优秀文化开发利用起来,打造云南特色茶品牌,就能加快推进云南省茶业产业化进程。

三、云南龙头企业——大益集团的产业化及其启示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作为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是中国茶叶产业领跑者。集团自成立以来,以 “分享健康,创造和谐”为使命,遵循 “共赢合作,创造和分享价值”的发展原则,秉承“一心只为做好茶 ”的制茶精神,致力于引领中国茶叶产业发展至国际水平。[[7]]以品牌为先导,以技术为支撑,不断提升其品质与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也弘扬了其茶企业文化精神,促进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大益集团对自身品牌释义可谓匠心独运,具体内容为:茶为健康之饮,以其绿色生态、及富含对人体多种有益物质,被誉为21世纪的天然饮品。此为身体之“益”;茶为文明之饮,是修心养性、启迪智慧的媒介。此为精神之“益”;茶为和谐之饮,雅俗共赏,是人与人之间友好、文明交往的桥梁。此为沟通之“益”。[[8]]

依托于云南省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加上科技创新的推动,大益集团经过几十年的精耕细作,形成了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茶企业,是当代普洱茶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云南茶产业的的一张靓丽名片。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是茶叶产业化的基础环节,也是龙头企业得以发展的依托和条件。[9]云南省绿化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不利于病虫害流行,有利生产无公害茶。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了芳华内蕴的臻品普洱;俊秀挺拔的瑰丽,形成了好茶独具的高山品质。大益集团有两个茶园基地——巴达基地和布朗山基地。巴达茶园基地位于西双版纳州府景洪西南110公里的巴达山上,平均海拔在1700米以上,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终日云雾缭绕,因而所产之茶皆具高山品质,“色、香、味”均属上乘,为“大益”普洱系列高质量产品原料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以“大益牌”普洱茶为代表等一系列产品,均获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天然)食品证书。从中可以看出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大益集团打造普洱臻品的优势条件。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和技术的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文化传承与品牌塑造相互促进,产生叠加效应,才能加快提升云南省茶叶产业化的整体水平。大益集团以 “坚持诚信 、共促绩效 、力求创新 、勇担责任 ”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龙头——基地( 茶、农) 的运行方式, 把分散的茶叶生产集中到产业体系中来,有效解决分散经营、生产盲目性、规模狭小等问题, 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同时扩大其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规模化经营。

    大益集团的产业化对云南茶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结合云南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以及大益茶企业的发展状况,笔者提出推进云南茶叶产业化的对策,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加快技术创新,为茶叶产业化提供充足动力。科学技术创新是推进茶叶产业化的强大动力。面对当前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云南茶应在传统制茶技艺上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作为专业茶产品供应商,大益集团在继承传统优秀制茶技艺的同时,以技术引领发展,以科研带动创新,不断强化科研创新与产品研发的综合能力,并将科研成果向全行业辐射,进而引领整个行业的工艺革新及技术的全面升级。以普洱茶为例,普洱茶的发酵技术经过不断的精心实验,历时5年,终于成功创立了“微生物制茶法”。作为全球首款采用微生物制茶法制作而成的普洱熟茶带着科学的光环,成为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创新产品。总而言之,大益茶业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因素在茶叶研制和生产过程中的巨大创造性。如为开展科技研发创造必要的研发条件,兴建了面积达2800平米的研发大楼,创设云南普洱茶加工工程技术中心,成为云南省首家拥有博士后流动站的茶叶企业。因此,云南省茶产业的发展应充分借鉴大益集团的发展路子,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产、学、研三者相结合的优势,吸纳更多企业参与科学研究,促进科研转化,提升茶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是结合文化优势推广茶文化,促进茶文化产业发展。云南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要加快推进茶产业和茶文化的融合。以茶文化的传播来巩固、培养、提升新的茶叶消费群体,努力实现茶经济和茶文化的双赢。发展茶文化产业是云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大益茶业集团具有很强的文化意识,在茶叶生产和销售中尽其全力弘扬中华茶文化。最具特色的就是其公司设立的 “茶道院大益茶道院。其核心使命是以推行职业茶道师资格认证为手段,设立大益茶道之核心课程,建立茶道师阶位秩序,为茶人提供终身研习茶道的平台。大益茶道院的成立不仅符合大益茶企业的理念,而且也是促进云南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以茶文化交流会为契机,促进其茶文化品牌的提升。云南茶叶要走向世界,就必须以保证和重视茶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力为前提,打破以往的经济和文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从事茶叶工作的要研究茶文化,从事文化工作的要研究茶经济,形成合力,共同发展精彩的云南茶文化。大益集团以自身的实践不仅为云南省茶行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对于打造云南特色茶叶品牌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提升品质,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好的品牌必须有高质量的产品作为基础。因此树立良好品牌的关键在于提升产品的质量。云南省有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丰富的种质资源及低纬高原气候优势,适宜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大益集团应将普洱茶明确定位为重点生产茶类,统名茶效应与优质茶生产有机结合,生产名副其实的优质传统名茶,做强传统名优茶,走以传统名优茶生产为主导的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这对于逐步实现云南茶叶生产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有很大的借鉴示范作用。做到以实际行动助推云南省调整茶叶产品结构,积极发展优质、安全的生态标志茶生产。能有效振兴云南茶业,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促进云南茶叶产业升级,全面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因此应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加强对当地茶产地的保护,新建茶园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特别要在推广无性系良种上下功夫,为生产高档茶叶建立高质量的原料基地。抓好茶叶的标准化生产和绿色茶叶基地建设,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扩大绿色认证面积。充分发挥大叶茶的有机无公害、绿色优势,创设良好茶品牌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海洋,林令涛,刘铁斌著.新新贸易理论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分析框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第15页.

[2] 王丽萍,李创编著.国际贸易理论与务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第29页.

[3] 马惠兰.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以新疆种植业为例[D].新疆:新疆农业大学,2004:31 

[4] 韩冰,傅新红.关于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3(6)

[5] 同上

[6] 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茶产业发展报告[R].昆明:2018-10.

[7] 刘佳.“益文化”视野下现代企业文化的实践与启示——基于大益茶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茶叶,2013(2).

[8] 李萍. 论当代中国茶企业家的天下情怀——大益之路的启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7(6)

  
上一篇李锡洪:茶德革命——读《天地融入一茶汤》引发的哲思
下一篇王维毅:潮人食茶与华夏茗饮的文化之异同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