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羅際鴻:茶熟茶溫且自看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此文为第六届“我与茶道”优秀征文三等奖作品,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客座研究员、台湾海峡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台北书法家协会副理事长。


羅際鴻


一、 好茶水

家中收藏的紫砂壺中,有一把清末申錫作品,底款“茶熟香溫“。我喜歡紫砂壺,當然和喜歡茶有關。

小時候喝的,只能叫茶水,味道很淡很淡。祖父經營簡陋的旅館,茶水放在客廳,給客人自己倒來喝的。那個年代,沒那麼講究衛生。茶藝專家范增平教授曾與我言,這是他在1980年代起開始提倡茶藝四要,納入一個「潔」的理由。

唸國小時,五叔任職於關西農業職業學校,某日帶回一點製茶科學生實習製作的烏龍茶新茶,給家人品嘗,我分享了小半杯。當時聽到在場長輩們一陣讚美聲,我自己也覺得與平常喝的不一樣,入口特別甘甜。那是人生中第一次聽到人們欣賞好茶,有幸福的味道。

高中畢業前都住在家裏,遇假日一定打籃球。炎熱的暑假,一上球場就兩三小時。所以每次去球場前,都要先喝三大杯祖父備好的大壺涼茶,然後在球場上再激烈跑跳都不覺得渴。年少時代對喝茶的感受就那麼一點點:解渴。我想,多數人應該都是這樣的。

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水準,大類如林則徐之父所說「粗衣淡飯好煙茶,這個福老子享了」,只要每餐都有粗茶淡飯,就已經足夠滿足了。

1970年代於臺北讀書與工作,茶藝風氣剛興起,臺北市陸續出現一些茶藝館。我和幾位同學曾結伴到某茶藝館學著品茶,已忘了店名。其實,那時我們都哪懂茶?只是享受那種美好的氣氛罷了,喝的也是比較便宜的茶。茶學者池宗憲在網路上有一段話說:「台灣有『茶藝館』這三字,起源於70年代初期臺北市農安街的一家茶藝館(店名?),當時,這家店走傳統中國風,上海紅木、旗袍女,開啟傳統中國味的茶館風。」這個描述,倒是很像我們去過的地方。

知名的陸羽茶藝中心在1980年設立,除了讓消費者上門飲茶,銷售茶葉、茶具等之外,同時也辦理茶藝推廣課程與茶學研討,對推廣茶藝風氣貢獻很大,茶藝風氣日益流行 。

後來,全省各主要城市陸續出現一些較具規模的茶藝館。單純的品茶,未必能吸引足夠客量支持營運,因此多是茶、餐結合經營。當然,純粹的品茶,還是有一部分喜好的人。這類茶藝館多如池宗憲的描述,內部裝設古典豪華,空間較大者,甚至裝設小橋、流水和迴廊,搭配良好的音樂營造氣氛。在那經濟起飛的年代,很多人有能力消費,可謂漪歟盛哉。

較大型茶藝館的熱潮,大約維持到千禧年以後才逐漸消淡。目前剩幾家知名的茶餐館以連鎖方式經營,如天仁喫茶趣、春水堂兩個品牌。以餐食為主,飲茶是陪襯。


二、好茶湯

1983年底,我在臺北讀書工作已經大約十年,父母已老要退休,正好報社錄用我,回到家鄉擔任關西、新埔兩個相鄰產茶大鎮的採訪記者工作。於是辭去中國文化大學的職務,走進記者生涯,也是我真正深入瞭解茶的開始。

次年春茶比賽後,關西當地青年陳朝榮獲新竹縣製茶技藝競賽特等獎,代表新竹縣參加官方辦的全省大賽,獲得”頭等一”(即第二名);後一年,又一位當地青年林潮意獲得兩個同等獎項。連續兩年採訪報導他們後,都成了長期好友,從他們身上學到製茶技術知識,我甚至曾幫後者新設茶廠製茶,邊做邊學;又與陳朝榮的父親陳漢斗老先生,成為忘年好友。

陳老先生是我第一位認識的炭焙茶高手,後來又認識陳清添、鄧朋春兩位。善用炭焙技術,可以對稍差的茶葉品質有很好的提昇作用。茶業改良場曾有一份研究報告:電熱焙火的茶,香氣高,湯色較淺,較不耐存放;炭焙的茶,香氣稍弱,但韻味更好,湯色略深,卻較耐久存。

在陳漢斗那裡,1984年第一次品嘗到1970年代後期茶改場推廣種植的新品種「金萱茶」,經他炭焙,能夠發出最好的「奶香」原味。可是,那種特殊香、味,不到十年即在市場上漸漸消失,開始出現添加日本進口香料冒充「奶香」的金萱茶,甚為流行,卻不便宜。我的大表哥,曾透過舅父代為高價買得兩台斤送給家母,我覺得是加料茶,希望母親不要喝,竟惹得母親生氣。

三叔父羅仕連,是茶業改良場專家,更是推廣種植兼指導製作金萱茶的元老。他曾教我認識一些關於金萱、青心烏龍兩大品種的特性與差異,告訴我為何金萱茶特有的奶香味後來會消失。四叔羅仕德是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官派茶師,也指導我一點品茶技巧。在兩位叔父指點後,對一般人而言、甚至與茶農討論時,我彷彿成了品茶高手。後來,關西鎮長黃國憲邀我擔任製茶比賽評委,我自認不夠資格,予以婉拒。

進報社沒幾年,某次全省同仁分批到臺北接受在職訓練兩週。知名的凍頂烏龍茶產區採訪同仁在一起,無意間比較兩地茶葉,他先泡一斤市價2800元的茶(以當時GDP可謂奢侈品),我拿的是批發價兩百多元的廉價品。結果我的茶比他的茶更香,入口感覺也好得多,在場其他同仁都非常驚訝,問我原因。我說,新竹縣的茶大量外銷國際市場,報價不可能高。

‵80年代末,臺灣外銷茶開始沒落,中南部高山茶快速興起。進入‵90年代後,每逢豪雨,臺灣中南部山區常有土石流重大災情,我懷疑跟高山茶的坡地開墾有關(另一原因,普遍認為檳榔樹種植太多)。

那個階段,認識了不少自產自銷的茶農、大小茶販和大茶廠。某次,交通大學大傳研究所碩士劉英純(現任教於燕京理工學院)獲報社錄用,就職前一週,先來我們辦公室實習,每位同仁輪流帶她出門採訪。我帶她那一天,跑了七個地方,都有人泡茶接待。她驚奇的說:「沒想到喝茶也能跑新聞!」。先前別的同仁帶她採訪的對象,總是請他們吃飯喝酒。

新聞工作上難免有應酬。感覺中常在一起泡茶的朋友,多像「其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卻很知心,有一些朋友多年後仍維持著交情。反之,愛找媒體記者喝酒的朋友(我少喝,偶有淺酌),雖然在杯觥交錯中有濃烈的氣氛,但利害相關者比較多,尤其常要選舉的政客、官場人物、或利益掛帥的商業界,交往過的大部分人,就缺少那種交心的感覺。

彼此喜歡一起品茶、天南地北聊天的朋友,好像藝術家之間互相交換創作心得,都是比較真誠的,交誼往往維持更久。這是相當現實的感受。

兩岸開放前後,走私上岸或個人攜帶來臺的各種大陸名茶,我與幾位朋友一起分享過多種,有些今天很少機會能再接觸。其中最懷念的是傳統重醱酵的黃金桂、鐵羅漢、鐵觀音、白雞冠…等。近年喝到幾次前三種「名」茶,醱酵手法變了,味道香氣也都失去原來的感覺。就好似有些多年不見的人,味道大概也都變了。

 

三、好茶香

 1994年起,工作路線每數年調整一回,採訪過新竹市政府、新竹縣政府,縣政府轄下還有十三鄉市,過半數產茶。接觸面更廣了,品嘗茶種類更多。每個熟識的朋友,都知道我車上總有一、兩包好茶,隨時隨地與人分享與交流,樂此不疲,也因此結交不少茶友。

四叔由官方派駐臺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擔任茶師,每月出版茶情報告,都會寄給我,至今近40年不斷。每一期都認真看過,受益匪淺。這是我撰寫各種與茶有關報導能得心應手的主因,也是許多茶友喜歡與我談茶的緣故。

製茶公會在兩岸開放初期,組團去大陸南北考察各大茶區。其中一位與家父熟識的老茶農溫增坤(獲稱臺東茶業之父)告訴我 ,與北京某官方茶葉公司總經理交流後,那位總經理說了一句:「臺灣桃竹苗茶區的茶農,是中華幾千年茶文化之寶,因為他們什麼茶都懂、都能做,做出來還知道怎樣賣到全世界!」

未料,新竹縣茶產業快速衰落(相鄰的桃園縣、苗栗縣也如此,但總面積較少),產茶面積由九千餘公頃縮減到不足千頃。原因是開闢臺灣第二條高速公路,徵收廣大的茶園土地,並且引來大財團沿途炒作地皮,水漲船高,土地成本大增。北埔、峨眉兩鄉,距離高速公路較遠,得以繼續生產「傳統烏龍茶」;關西剩下少許茶農生產綠茶;其他鄉鎮茶農茶廠紛紛改行或關閉。縣政府農業課長鄭國良有感於此,欲撥款請我協助寫新竹縣茶業史。我工作忙,沒有答應。一晃眼卅年,至今仍沒有人寫。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屬於傳統烏龍茶中的「東方美人茶」卻因量少價高,開始異軍突起。

所謂傳統烏龍茶,指醱酵50至80之間的產品。清朝同治年以前,是臺灣唯一專供外銷的產品,為此出現了Oolong Tea這個英文單字。新竹州(當時的桃竹苗地區)這類產品因品質特佳,更博得Oriental Beauty Tea(東方美人茶)雅號,至於名稱來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中有極少量,因小綠葉蟬叮過而出現特殊蜜香,傳聞在日據時代偶然有人拿去臺北首善之地銷售,賣價特別高,被人當作吹牛,稱銷售是在「膨風」。客家話膨風就是吹牛的意思,所以多了「膨風茶」這個渾號。

1999年,新竹縣長林光華為大力推廣膨風茶,首次辦理趣味性的「膨風節」吹牛比賽。可是,對於茶葉名稱發生兩派之爭,北埔茶農主張用「膨風茶」,峨眉茶農堅持用「東方美人茶」,筆者曾目睹於縣政府會議室中兩方爭執不下。縣政府因此決定折衷,在茶葉圓罐兩側直接用上這兩個詞。巧的是,委外設計茶葉罐的設計師,透過藝術家朋友介紹,找我用毛筆題寫這兩個名稱,一併印在比賽用圓罐子兩側。「東方美人茶」與「膨風茶」開始混用,外行的消費者們當成了同義詞。

自從每年比賽,知名度、售價年年高漲,2005年特等獎產品曾拍賣出一斤高達台幣101萬元,復因「東方美人」名稱好聽,風靡市場,臺灣、大陸其他茶區開始仿製。我八年前去廣州一場中小企業博覽會中,喝過大陸的仿品,香氣、韻味都差別極大。甚至有大陸「商標蟑螂」將「東方美人茶」名稱早一步在大陸立案登記,影響原產地農民權益。幸好,當時兩岸溝通順暢,透過協商機制,商標蟑螂的登記終被取消。

茶葉比賽後拍賣,常高價拍出,其實都是商業界炒作,以利同類產品普遍抬高售價,總體銷售量與獲利更大。然而,只要茶品質好,一定有人愛喝,甚至有人不惜高價去買。一百多年來,隨著時間改變,一波又一波流行不同的茶。某個階段流行某種茶而消費量大增,但其他種類的茶也從來不會停止消費。

近一、二十年兩岸民眾飲茶風氣都在擴大發展,衛生保健的觀念也愈來愈強,大家都在意茶葉是否有機生產(大大陸稱生態茶)、或是否出現農藥殘留問題?茶與健康有關的新聞報導、或公開的研究報告,數量遠多於過去,引起大眾的重視。譬如十多年前,一位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研究發現,關西鎮從清朝開始就是「長壽之鄉」,當地人家家戶戶慣於挑茶梗,精製茶葉外銷,葉梗留著自己飲用,養生效果顯著。他因此專程去關西的台灣紅茶公司談起他的研究,順便買兩包茶梗回去泡開水喝。

2011年4月21日客家電視台「福氣來了」訪談節目,邀我和一位梨山茶農上節目,接受主持人劉惠珍訪問。最後一問是「消費者該如何挑茶」?

我的回答是,喝茶有兩個選擇,一種是享受高價的好茶,另一種是為健康而飲茶。如果是後者,其實不必在意價格高低,只要不難喝、且衛生安全就可以了。

 

四、茶與藝

職場退休後,憑著興趣和一點書法專長,致力於推廣書法藝術文化;又因為了解茶產業和一些機緣,將書法與飲茶互相融入於生活與教學當中,對茶的體會又進入另一個境地。著名藝術家何懷碩教授曾為我題字「一茶一墨」,形成了自己家裏一個相當特別的茶與書法生活景象。

幾年前寫過《與儒有緣》一文,有三個階段:先是因書法同好,與經常往來兩岸推廣儒家思想,知名度很高的已故教育家高震東老先生,彼此成為忘年交;其次是友人送我一枚「古谿寒泉」印章,後來發現竟是暗指朱熹為母守墓的寒泉精舍,隱喻某種思境;後再認識朱熹後裔,獨資推動兩岸「朱子之路」多年的朱茂男先生,受他之邀,開始協助推廣朱子文化,我負責的主要方向是茶文化與書法文化。

茶葉界有句俗話:「不苦不澀,不是茶。」1998年出版「苦澀的美感」一書的何教授曾對我說:「我只喝帶苦帶澀的紅茶。不苦不澀,喝起來沒意思。」

為何「不苦不澀,不是茶」?因為茶葉裡的茶單寧,本是苦澀。經過製作流程後,若沒有留下些微苦澀,往往不會耐泡。再好喝、再順口的茶,如果泡成濃茶,對於喝不慣的人來說,還是會感覺到苦澀味。

些許瞭解朱熹與茶的關係後,竟現朱熹對於茶的苦澀,有一些哲理解釋。《朱文公全集》記載朱子「年少時,曾戒酒,以茶修德。」朱熹早年崇佛,常與五夫開普寺住持圓悟大師一起品茶論禪,體驗茶禪一味,建立了深厚感情,成為忘年之交。朱熹後來又以茶悟道,以茶悟儒:「物之甘者,吃過必酸;苦者吃過卻甘。茶本苦物,吃過卻甘。如始於憂勤,終於逸樂,理而後和。蓋理天下之至嚴,行之各得其分,則至和。」(《朱子語類,雜類》138 條,摘自https://read01.com/KL6P2J.html)這句話對我 有所啟發。

從事書法教學以來,學員多為成人。在自己家裏上課的成員們,當中有多位學者俊彥,大家常將書寫、品茶結合在一起。有時談天說地,十分愉快;有時針對書法理論主題進行講解與討論。我指導書法,教大家品茶,其實都不算什麼。大家真正享受的,正是那種沒有壓力的「慢生活」步調,都排除了日常外在許許多多煩雜事務,一時墮入在茶湯與筆墨間「虛」的境地裏頭,享受那苦而後甘的情趣。十多年了,有好幾位不曾離開這個互相交流切磋、分享愉悅的場域。

2013年春,新竹縣舉辦臺灣燈會,縣長邱鏡淳邀我協助兩岸交流事宜後,我開始每年投入推廣朱子書法文化與茶文化交流活動,逐漸在新竹、武夷山、南平、尤溪等地產生影響,之後並有幸參與中國人民大學茶道哲學研究所的幾次考察與學術活動。

正式參與推廣交流活動之前,2012年首次獲邀隨團去武夷山參訪,當地推出六種不同類型茶藝表演,大開眼界。其實,2004年新竹元培科技大學邀日本茶道界示範表演,也有校內師生演示茶藝,我看得一頭霧水。

後來,一次到臺中參與書法比賽評審,與一位青年書法家閒談,他指出現在茶葉市場有三種,包括「茶農茶、茶商茶與茶藝茶」。然後,在他的名片上得知,他與某茶藝師合作,以茶藝活動為名,實際上銷售茶葉,售價比茶農、零售茶商都要高。在台中,茶藝風氣比我居住的新竹要高得多。

茶藝活動空間,通常裝潢、器材比較精緻高雅,在生活緊張的當代,確有不少「有閒情逸致」的人們喜愛,女性尤多,所以才有「茶藝茶」市場存在。因為是個人或少數人經營,規模不大,有異於前述的較大型茶藝館,但收費水準相差不多。其實,目前大陸各地出現很多這種茶藝師的經營空間,范增平先生卅多年前開始去大陸推廣「三段十八步」茶藝打下基礎,逐漸成風,功不可沒。

我向來不喜歡制式化的形式,不講究規格化的茶藝技巧,在寫書法或生活節奏較快的日常情況中,也的確沒辦法用上許多茶藝細節。大部分人日常喝茶,也都是如此。至於品茶過程中獲得的精神享受,或說是「道」的境界高低多寡,應該是每一次都不同。在我來看,品茶意境,可以依不同人事時地物而不斷變化。因為有變化,所以茶之藝也被當成一種藝術。

若說是藝術,有時間之藝與空間之藝。時間藝術如音樂、舞蹈;空間藝術如繪畫、雕塑。書法的筆順節奏是時間,結字章法是空間。茶之藝,也有兩者:茶葉從栽種、採收、製作…到泡茶、入口品嘗,都有賴於時間管理;茶藝的空間、器具、茶藝師的裝扮…等,也有許多空間元素。因此,茶藝擁有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藝術性效果,至於所含意境的高低多寡,則是不斷在變化的,而且不一定存在於固定的茶藝形式之中。

蘇東坡詩《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有一句:「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這可說是茶飲意境變化的極佳描寫。也可以像是欣賞一幅傑出的抽象、寫意作品那樣,每個人處於茶席中品茗,體會各自不同。

最後,提一下邱鏡淳縣長推廣茶文化的往事。

2009年在他競選縣長前,我對他提過,應該努力推廣發揚新竹縣故有的茶文化。他當選並就任後,安排我向跨部門多個機關主管說明推廣本縣茶產業文化可能方向。惜因前縣長時期積累下來,縣庫債務高達數百億元。缺少經費,無法全面執行我的計畫,可是他仍指示文化局每年辦理茶藝與茶席活動。

茶藝茶席活動連數年舉辦,每屆連續進行數週次,有主題講座和茶藝表演,參與民眾非常踴躍。可見飲茶文化是很受大眾歡迎的。

可惜,這項茶藝活動首屆開場節目,邀我與邱縣長一同揮毫寫「好客,上好茶」幾個大字,然後在茶席上示範泡茶,同時演說介紹新竹縣茶產業文化簡史。我大概也只能談一談實務性、歷史性的材料。至於形而上的精神層面,我實在說不出什麼大道理。還是務實一些,回到「一茶一墨」寫書法和飲茶的層面吧!甚感汗顏!     


  
上一篇林航:政治哲学与茶文化的二元视角批评:从中国茶申遗谈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