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人大茶哲所茶文化考察团调研陕西省汉中市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文/图:人大茶哲所

 

7月15日,人大茶哲所暑期茶文化考察团成员陆续抵达陕西省汉中市。16日上午,考察团一行来到陕西理工大学,与陕西理工大学相关专业教师以及汉中主要产茶区南郑、勉县、宁强、西乡、镇巴等地的茶企代表、文史专家等进行座谈交流。

7d09dcfe90c386d5c43f98ec440b9a11.jpg

图1:会场全景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临川渝,属南北气候的过渡带。茶园大多位于竹木繁茂、雨量丰沛、碧水蓝天、景色秀丽的大巴山北麓缓坡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带中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优良生态环境,使汉中茶具有“香高、味浓、耐泡、形美、保健”五大特点。

众所周知,高山云雾地区易产好茶。汉中的茶园大部分都在800至1600米之间,所产茶叶中的茶氨酸含量较高,尤其是自然品质、内涵物质、有益成分及微量元素都有极好的表现。此外,因汉中茶园所处纬度高、海拔高,虫害影响小,多地茶园无需打药,这保证了本地的鲜茶具有更为天然、绿色的特性。

在座谈会上,有参会者指出,如何从科技运用当中提炼出哲学理论,是学者们要考虑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将哲学理论向基层延伸、与一线融合,这其实就涉及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如何统筹的大问题。陕西理工大学的生工学院的李新生院长亲历了汉中茶产业发展,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他在会上强调,要结合汉中自身的特点,走出汉中茶产业发展的独特道路,努力探索由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利益链组成的“四链融合”模式,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实现价值观统一,促成共同利益的绑定。这样,才能劲往一处使,共同促进茶产业不断发展。

697128e2e27b59e2a202fcc078ee329d.jpg

图2:与会者积极交流,畅所欲言 

在当代中国,很多地方的茶产业因没有文化赋予其价值未能得到良好发展。汉中福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常永锋指出,陕西拥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但在将其与营销、品牌相结合方面,与杭州、福建等地相差甚远。陕西茶叶没有讲出茶文化的概念,产业没有乘上文化的快车。考察团成员、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罗际鸿提出,陕西的历史文化很多,不能都讲,要做取舍,陕西茶文化到底以哪一版块讲故事,茶文化如何跟茶产业相结合,都需要做出深入且专门的思考。茶产业在历史上曾扮演了把持中国经济命脉的作用,陕西茶曾为中国官茶之本。陕西茶品牌提升的本底很好,应当充分挖掘其内在价值,由茶经济上升到茶文化,各自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产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建设、民众健康生活方式营造的良性循环。

汉中茶区属于江北片区,汉中也是历史上通往西域的茶马古道必经之路,自古有“汉中买茶,熙河易马”之说。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二里镇高北村梨树坪的“秦巴茗冠”,是一株拥有300多年生长历史的古茶树,是城固县乃至省、市珍贵的茶树种质资源,也是难得的茶文化素材。座谈会上也有当地茶企负责人感慨,汉中是汉家发祥地。汉江源头水,中国福地茶。汉中茶茶品好,可惜的是汉中茶没有得到过古代大文豪的赞美,在人群中也没有广泛的知名度,这是影响汉中茶对外推广的不利因素。目前汉中市有26只通过技术鉴定的茗茶,应当由指头变成拳头,全力打造茶产业名牌。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品牌整合,加强对外宣传与推广力度。

座谈中,有与会者为当下中国的茶文化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是提炼中国茶叶的共性特点;二是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对茶叶发展的贡献和限制;三是求真务实,去伪存真,进一步推进人们对茶叶的科学认知;四是不搞玄学,不搞迷信,不搞伪科学。也有与会者指出,制约茶产业发展的一个因素是科技介入和应用不够,例如有关茶叶的微生物领域的研究不够尖端前沿。

cf441ab550e1ac6c2c9166d925fa8c3b.jpg图3:李萍教授发言 

最后,人大茶哲所李萍教授指出,在开启陕西茶文化之际,召开座谈会,拓展了考察团成员的认知、加深了产学研的联系,这对茶道哲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茶道和茶道哲学是在高于一般茶文化的层面进行理论探讨,特别要从精神世界、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层面提升茶文化的内涵。她简要回答了部分参会者提出的问题,并对大家的热情参与和所提的建议表示感谢,期待在接下来两周的调研、考察中获得更多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在推动陕西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构建上尽绵薄之力。

5f72d9cc44a00e98c24a0135afc5983d.jpg图4:座谈会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上一篇我所李萍教授应邀参加中华茶文化研修班活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