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李萍教授应邀作《中日茶道的比较研究》学术讲座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2022年6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导、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受邀参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术大讲堂活动,作了题为《中日茶道的比较研究》的专场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采用线上腾讯会议的形式举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张晓明副教授主持,各界茶友、在校学生以及茶道研究者近200人听取了本场讲座。

5beb2c00744a8e0528d07c15750474aa.jpg

图1  张晓明副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讲座开场,张晓明副教授简要介绍了李萍教授的研究特长和学术成果,也对本次讲座主题的设定由来进行了说明。讲座中,李萍教授从“什么是茶道”、“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日本茶道的核心命题”三个方面对茶道概念、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特点和异同等相关问题做出了深度解读。

164f1e32b6ab2f93a08253f02740e27a.png

图2  李萍教授在讲座中娓娓道来 

关于“什么是茶道”的问题,李萍教授提出,茶作为万千植物中的一种却成为了“人化的”物种,进入到与人共在的意义世界,是人的意志的投射和思想对象化才催生了茶道。在概念上说,茶道意指基于茶自身的性质而淬炼出的精神世界。她进一步对茶道在中国历史上从无到有所经历的重要时间节点和文化特性展开了分析,重点阐释了唐宋时期的茶道发展轨迹,指出唐代“清饮法”是一个重大转折,宋代“点茶法”才真正推动了中国茶道走向定型。茶道不只是个体意义上的自修自为,同时也是社会层面的共在互动,茶道凸显了品茗者的社会交往、心理释放和精神引导等叙事内容。

cdb4dcbb54dcc0dd7e2981d7ba88d06a.png

图3  李萍教授阐明“茶道”含义 

讲座第二部分围绕“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展开。李萍教授总结中国茶道的三大基本精神为“闲”、“隐”、“乐”。“闲”为从容、豁达的生活方式,是精神成长、自我发掘和自由意志伸张所必备的思想品质;“隐”为对处世原则、内心道德的坚守,是人对精神圆满与自我和解的追求;“乐”为人因所认同的价值得到实现而产生的愉悦,表现着人对世俗生活的投入。

讲座第三部分是“日本茶道的核心命题”。李萍教授指出,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在“茶叶在茶道中的角色和地位”、“茶具与茶叶冲泡和品饮的匹配”、“茶室空间的设置和所营造的氛围”、“茶道传授师徒关系的严格程度”、“茶道流程、程式、仪式的修习时间长短”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不同,千利休所发展出来抹茶道不过是众多日本茶道的突出代表,日本茶道已经成为日本社会文化和日本人国民性的重要内容。

fcf1e9f031d548feb92be1f46c66c619.png

图4  李萍教授梳理日本茶道的发展过程 

基于日本茶道的思想资源,李萍教授将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概括为“空寂”。“空”为立于有无之外的“不二”,澄明心境、简化思虑;“寂”为融合静、净、敬的“内观”,是一种非合作主义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日本茶道一招一式具体传承形态的介绍,她生动地解读了日本茶道精神的现实化。李萍教授强调,日本茶道是活的传统,是不断发明的“新”传统,日本茶道经受了现代化的洗礼。

ddaccde6bc4473e6bd95ccf2eff1ae1f.png

图5  李萍教授解读现代日本茶道变化 

讲座提问环节,李萍教授详细且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听众提出的“日本茶道师承关系”、“日本茶道研究书籍”、“日本茶道发展对中国的启示”、“茶文化对茶贸易的作用”等相关问题,赢得了听众的广泛好评。

最后,主持人张晓明副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简要总结,宣布本次讲座圆满举办,并对李萍教授以及参会者表示诚挚感谢。


  
上一篇王维毅研究员应邀参加“国际茶日”潮州工夫茶论坛活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