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李萍所长与同济大学德籍教师、茶道哲学研究者何心鹏先生座谈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文/图:刘雪萌

11月2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邀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德籍教师何心鹏先生在人文楼办公室进行了座谈。

40b362c12dc4a87efe841f282bd30011.jpg

双方首先就各自开展茶道哲学研究和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交换了意见。何先生介绍,他在同济大学主持举办了4场主题茶会,学术讨论和品鉴茶艺相结合,为了保证学术讨论的深度,邀请的与会学者大多8-10人,进行茶艺表演的多为同济大学在校生,他们自发组织了茶文化协会。但在今年5月举办的研讨会上,他邀请了日本茶道里千家的传人做主题发言,讲述了茶道中声音的重要性的问题。李萍教授回应道: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成立至今两年半来推出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活动,包括哲学家茶座、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暑期地方茶俗茶文化考察等。李萍教授盛情邀请何先生参加明年的相关活动,共同合作推进茶道哲学研究获得更大发展。

作为一名地道的德国人,何先生与茶道的因缘令人十分感慨。他在本科阶段所学专业是汉学和哲学,所以,有机会到了山东大学留学,虽然喝过茶,但完全没有接触到茶道。在图宾根大学读硕士期间,他到了位于日本京都的同志社大学留学,开始了解到日本茶道,并拜了里千家流派的宗师学习了半年。在博士期间,他又到日本大阪大学交换学习两年,他从德国哲学的现象学来看待日本茶道美学和中国道家思想,从而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之后他到浙江大学从事博士后专题研究,广泛接触了江浙一带的多位知名茶人,即便现在同济大学就职,他每年还要到浙江大学为汉学专业的国际留学生开设“中国哲学与茶道美学”等课程。李萍教授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茶道哲学研究正需要何先生这样有深厚哲学背景、对中国和日本传统文化有充分了解的人,中国茶道中断了数百年,需要我们用理论的语言、深邃的思想来构建中国茶道哲学。

李萍教授和何先生还就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区别、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在当代德国的发展等话题进行了讨论。李萍教授认为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不同:第一个是茶的作用,第二个是茶道的表现形式,第三个是茶道流派的传承。何先生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中国茶道多样性源于中国的地区性强,同时与中国传统曾出现断层尔有关。他补充到,日本茶道并非一成不变,19世纪前茶道学徒在茶道知识和技艺的传承上比较自由,之后家长制兴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茶道的发展。有关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在当代德国的发展问题,何先生指出,日本茶道在德国的普遍接受度不高,日本茶道虽然继承较好,但也存在创新不够的问题,难以融入普通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就茶叶的消费而言,在德国,印度阿萨姆茶占据很大比例,但中国茶的比例在近十几年间也在逐渐上升,而且上等的、高品质的中国茶也开始赢得了德国民众,一些中国茶企生产出来的质量高、配有详细说明、包装独特的产品,越来越让德国民众感受到中国茶的魅力。

da3b2680c5f2b58a2e65f3a7a24b7df2.jpg

最后,双方就茶道哲学研究的未来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度讨论。何先生谈到自己计划出一本有关跨文化视角下茶道哲学的书;希望发行一年一期的茶道哲学期刊;他正在研究18世纪末19世纪欧洲初沙龙茶文化;他还考虑从茶道入手尼采以来西方生命哲学、生活方式变革所具有的哲学意义。李萍教授非常看好何先生的上述研究及其成果,李萍教授介绍,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目前正在组织撰写两本茶道哲学方面的通俗读物,一本是茶道与商道类比式研究,另一本探讨儒学在中国茶道的融贯。李萍教授特别指出茶道哲学方面的书还需要时间沉淀,作为新的学科,茶道哲学的发展还处于草创阶段,但现代社会有这方面的迫切需要,它将为跨文化交流和现代哲学生活化提供有力的根基。

座谈结束后,李萍教授与何心鹏先生合影留念,双方表示此次对话非常必要,期待未来彼此有更深一步的合作。


  
上一篇【哲学家茶座第14讲】:日本煎茶道与隐元与周恩来
下一篇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召开《品茶论商》书稿讨论会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