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中的“无印良品”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图\文 刘雪萌
5月5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带队下,茶哲所一行五人赴北京自在香山与贵州茶界茶人一晤,进行了品茶活动。本次品茶会的主角是知名贵州茶人陆德江,他因为自己长年坚守做生态、有机的好茶而受到尊重。在品茶会上,他向大家分享了他多年从业的感悟,指出为后人留下绿水青山是种茶人的本职。在场人员围绕如何做出好茶以及好茶如何扩大知名度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 1:陆先生亲自泡茶并讲解他的茶人坚守
李萍所长简要介绍了本次茶会的主题——品鉴地道的贵州盘州生态茶、探讨当代种茶人的执着与困惑。陆先生与大家分享了他多年种茶、习茶、悟茶的亲身经历以及对未来的隐隐担忧。一方面他有着对生态茶的坚持和执着,另一方面他也深知只有自己以生态茶种植带来了直接收益才能带动身边更多的茶农、茶户效仿和追随。他的苦恼就在于怎样才能既叫好又叫座,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这个话题恐怕也是很多有情怀的一线茶人们最为关心的事项了。
陆先生首先向大家展示了第一款茶——今年春采制的红一壹号。他简要向大家描述了该茶的生长环境、采制流程;在1200米海拔的山地,长年湿度较高;加工过程以机器为主,辅之以手工拣选。
图 2:这是第一泡的茶汤
陆先生边泡茶边向大家讲述自己与茶的渊源。陆先生做茶的初心就是为了让家人喝上真正安全的、无污染的好茶,所以他做茶坚持不洒农药。但如今茶叶市场鱼目混杂,乱象横生。一些所谓的“制茶大师”为了利益,忽略茶自然的生长周期和土壤承受能力,不仅过量使用农药,而且一年多次采制,茶树和土地的生命力被破坏殆尽。陆先生说,自己一直注重茶的品质,回归茶的本身,这么多年来他坚守对顾客的承诺:不用农药、不用肥料、做真正健康安全无污染的好茶。但是他也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由于缺乏宣传,如今他的茶都是回头客,销路并不大,他承认自己也曾有过犹豫和迷茫的时刻,但是遇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让他坚定了自己做好茶的决心。他坚信生态平衡的理念,一年只做一季春茶,这样不仅茶叶的生长周期长、内含物质丰富,而且缓解了土地压力,是真正对环境的友好。做茶不能为了暂时的利润,而要看到做精茶、好茶背后的延伸效应。
图3:今年春茶的叶底
最后,陆先生拿出上了一款珍藏已久的茶——采自贵州境内最古老的四球古树茶的茶叶而制成的干茶。该款茶的口感跟古树普洱茶接近,有厚重的韵味和持续的回甘。大家对陆先生的持之以恒态度和专业主义精神给予了高度肯定,他作为茶人的初心值得赞扬。与此同时,在场人员一致认为,注重茶品牌的宣传和消费者的知晓度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陆先生不仅要做好茶,还要多走出来;参加各类评比活动,跟更多的同行交流,与消费者紧密互动;只有扩大了知名度,取得了直接成绩,才会有更多人效仿,这样才有利于茶业市场生态意识的整体提升。
会后,大家合影留念,并表示以后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关心最前沿和最真实的中国茶业实际,不断推进先进的茶道哲学理念向茶行业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