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白一凡:和而不同 中国茶道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20级本科生。本文为作者参加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第六届“我与茶道”征文活动的投稿。经作者授权,在本网站推送,以飨读者,感谢作者的信任和支持!

 

 白一凡

    摘 要: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既与其他文化遗产相容相合,其背后的茶道又独具一格,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茶道哲学;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我国第四十三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项目,“中国传统制茶技术及其相关习俗”入遗意义重大。中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收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纷繁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不仅与其他入遗项目拥有一样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血脉,相辅相成、相容相合,更和而不同,具有自身的特色。

 

一、相辅相成、相容相合——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基因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不胜枚举,无论是古琴艺术、宣纸制作技艺、中国剪纸端午节,还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赫哲族伊玛堪,尽管各具特色内容各异,但都共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制茶技术及其相关习俗”也是如此。

“茶”作为中国的传统作物,味苦而有回甘,颜色雅致清新而不张扬,与中国传统审美旨趣相应相和。首先,中国向来有一种“吃苦文化”,这种文化常常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如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人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君子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先忍耐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艰苦,在艰苦中不断磨练自己,最终成就自己。饮茶也是如此,茶汤入口时苦涩,而细细品味后却有回甘,茶的苦涩是由其中的黄酮苷类物质、花青素、嘌呤碱等物质带来,而这些正是能够使人清醒、调节人身体机能的有益物质。古诗云“梅花香自苦寒来”,茶的裨益与精髓也都来自其苦中。这在其他文化遗产中也有所体现,如“中国书法”文化,王羲之墨池洗笔,曾巩赞叹“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唯有刻苦自励、志坚行苦,才能最终达到大善。第二,从茶的颜色上来看,新鲜茶叶一般呈翠绿色,一山千行绿的清新不似红橙满园的热烈,也不是平白单调的无趣,却给人清爽与活力。茶的浅翠深绿交相叠映,与儒家传统“中庸”美学思想相契合,在何晏集解中解释为“庸,常也,中和可行常行之道。”[1]青绿的茶色正是于热烈与清冷之中取其中,符合传统的中庸审美观念。而这一观念对于中国美学影响至深,如古琴形制上的对称,是“中庸”的一种理想化表达,琴曲中的人性美、情感美的抒发,也无一不体现着中庸的思想。同时,加工后的茶叶颜色发生变化,红茶呈杏黄、玄色、杏红、月膘四重色彩维度,可谓“玄意茶中显,杏花几多鲜”绿茶呈黄栌、象牙白、樱草色四重色彩维度,是谓“白象啄樱草,黄栌升炊烟”,色彩清新淡雅,与中式传统美学更相契合,而这钟传统美学渗透在我国文化的各个角落,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亦多有体现,如2009年入选的龙泉青瓷的烧制技艺,其青釉正是这种传统美学色彩观的完美诠释。

 

二、 和而不同——“中国制茶技术以及相关习俗”的独到之处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与其他非遗项目相容相合、相辅相成。同时,茶文化和而不同,具有突出的自身特点,而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制茶技艺与相关习俗背后的茶道中。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  中国历史与哲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综观我国非遗入选项目,每一项目都是特定的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文化的基因。这些非遗项目为我们研究中国历史与哲学提供了新鲜而独特的视角。茶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作物,历经食用、饮用、药用的作用的改变,由农作物逐渐转变为经济作物,透过茶不断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从全新的视角看待中国历史与文明的不断发展。如在宋代,中国文化不断深化发展并达到鼎盛时期,精致典雅的士大夫文化兴起,饮茶也随着文化的发展不断精致化。宋时饮茶不再加入香料、盐等味重之物,突出单纯的茶汤原味。[2]宋代盛行点茶法,点茶也成为宋代文人推崇的四艺之一。点茶时,先将茶叶末放置在茶碗中,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而后再注入沸水,或直接向碗中注入足量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3]为了评判茶叶与烹茶技艺的高下,宋代时斗茶兴起并风行,以汤色与汤花评判优劣胜负。汤色以纯白为上,表明茶质鲜嫩,火候恰到好处;汤花以鲜白为上、水痕出现晚为佳。茶道的不断细腻化、精致化的发展,映射着特定时期的历史与文化特质。

同时,茶道的变迁与发展也反映着一定时期的哲学思想。尽管在唐代,已有陆羽的集大成之作《茶经》的出现,中国茶文化也已到达高峰期,但此时中国茶道并没有真正出现。中国茶道的真正出现在于宋代。这与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到达抽象化、学理化的阶段有着深刻的联系。宋代理学家朱熹,常常与友人斗茶品茗、以茶促人、以茶论道,作有《茶院朱氏世谱后续》,在此中朱熹以茶论道、以茶穷理传理学,将茶视作中和清明的象征。“物之甘者,吃过而酸,苦者,吃过即甘。茶本苦物,吃过即甘。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礼本天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4]朱熹赋予了茶客观必然性,茶与理直接勾连、相通无碍。[5]由此,茶成为哲学思考与表达的精神支持与物质载体,反映着中国哲学的不断演进,也因自身的独特性而不断催生新的哲思。

(二)  更强的包容性,并包更多种生活

包容性对于文化的发展、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包容的本意是宽容、接纳,将这一概念放在文化与哲学的视域,包容意味着更强的融合能力,更少、更薄弱的壁垒与更强的应用性。文化的包容性作为经济、社会、政治包容性的基础,对社会生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在我国的非物质遗产中,无论是二十四节气、书法、昆曲、还是福建木偶戏、藏医药浴法等等都体现着一种生活方式,都是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共同的生活旨趣。如果我们对其加以分类,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时空限定性较强的,如蒙古族长调民歌、福建木偶戏,基本只在本民族地区有发展传承,而在其他地区则几乎没有传播,而且其他地区对其欣赏度、应用度也并不太高。另一类则是时空限定性较弱的,如篆刻、书法、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这类遗产往往受时空限制较小,在全国多有传承发展,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技术与内涵也得到不断改进。但是,在我看来,茶在其中受时空限制更小、具有更强的包容性。

首先,尽管传统制茶技术仅在我国产茶区有传承发展,但茶叶具有易于保存、便于运输的物质特性,加之其背后茶文化与茶道哲学的深厚内涵,与茶相关习俗却在我国境内广为流传。随着交通、商贸的不断发展,茶被带到世界各地,影响着更多民族与文明。如茶文化东渡传至日本、韩国,日本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日本茶道,韩国也有韩国茶礼的出现。更远被传至欧洲,形成“床茶”、“晨茶”、“下午茶”、“晚茶”的习惯。茶的物质属性与精神特质使得其能够具有更强的传播性与适应性,不仅影响着更多种的生活,也包容着更多样的生活。

第二,我们很难说我们将书法、篆刻作为一种生方式。因为生活方式的建构总是与人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将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随着茶的被利用与发展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如二十四节气也与人的生产劳作息息相关,直接关乎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更具包容性。然而,我们需要看到二十四节气主要应用于农耕社会,其代表的是最广大的劳动者的劳作时令,背后是一种淳朴的俗文化。而就茶自身而言,不仅茶的物质本体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茶道也作为一种应用哲学指导着人的生活,是“寒夜来客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雅趣,也是“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的坚守。茶不仅能够满足市井百姓解渴提神的基本生理需求,也是立言、喻理、明事的载道工具。因而,茶道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兼顾雅俗,既是当下片刻的闲适惬意,也是对于宇宙人生的不断追问。

第三,茶道具有更高的包容性,具有更深沉的文化积淀。茶道作为一种兼容并包的哲学,无论儒释道,都能通过茶文化精神内涵为自己提供理论与精神支撑,茶道也对儒释道中的内容进行扬弃,形成深刻而独特的茶道哲学。如佛教中,“吃茶去”三字成为“直指人心,见心成佛”的悟道方式,《指月录》中曾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处,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6]“吃茶”成为一种参禅悟道的重要手段,能够接引人们走出心灵的迷惘,进入“功夫在茶外”的禅境之地,富有哲学内涵。而佛教的不断发展与对茶的崇扬,不仅推动着我国茶业的发展,也为茶道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三)  茶道与人的生命意义的构建

从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追问“我是谁”,要求认识我自己,到近代文艺复兴以来人对个体生命意义的高扬与不断追求,再到近代自由主义思潮兴起,认为人可以摆脱一切常规得到自由,找到真正的自我。如此种种,都是对个人生命意义的追求。在茶道中,我们或许也可以寻求到生命的意义。

在泡茶的过程中,人抛弃外界一切干扰,在备具、洁具、赏茶、投茶、洗茶、泡茶的过程中,既是人的独处,也是人与茶的共处。在独处中,人免于外界一切情、欲、利的干扰,因而能够与真我共处,在不断的共处中不断追问自身,也不断与自身矛盾,在矛盾与追问的来往中最终达成自我的和解。在与茶共处的过程中,茶来自自然,其本质亦是自然。与茶的共处实际上就是与茶的互动,在互动中不断感受自然、接受自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解。在饮茶的过程中,茶主与茶客的互动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奉茶、饮茶的过程中,主宾双方都不断自省,同时反观世界,达到人、茶、思的和谐统一。人在饮茶的过程中生思,而思因茶而起,茶的制作则无法离开人,三者形成一种有机的统一。因而由茶悟道,茶中含思,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达到了人与他人的和解,更是包含了对于生命本真的追问。生命的意义也在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和解中不断显现。

 

三、 总结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遗有着重大意义,是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益丰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既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都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相容相合,同时也独具自身特色,在茶道中,我们可以获得中国历史与哲学研究的全新视角,同时,茶道的包容性使得其能够并包更多种生活,并帮助我们构建人生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萍等.天地融入一茶汤[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李萍.中华茶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的生命意义建构[J].湖南社会科学,2021(02):137-142.

[3]李萍.论中国茶道对儒家自然观的扬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1):101-105.

[4]舒曼,张进波.禅门“吃茶”与“吃茶去”源头考析[J].农业考古,2022,No.183(05):156-164.


[1] [宋]曾巩撰,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撰.曾巩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279.

[2] 参见李萍.天地融入一茶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2.

[3] 宋代点茶法的流行和斗茶的兴起[J].福建茶叶,2010,33(Z2):79.

[4] [宋]黎靖德編.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3294.

[5] 李萍.论中国茶道对儒家自然观的扬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1):103.

[6] [明]瞿汝稷編纂.指月录[M].四川:四川古籍出版社,2012:329.


  
上一篇陶德臣:美好茶缘:我30多年保持良好进取心的不竭动力
下一篇建盏制作市级非遗传人黄纲兴先生印象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