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傅越:茶微而理著——读《天地融入一茶汤》有感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一位咨询公司的合伙人,虽然是理工科男,却对人文知识抱有浓厚兴趣,十分关注茶道哲学研究系列活动。本文是第三届“我与茶道”征文活动的投稿,经作者授权,同意在茶道哲学研究所的新媒体平台推送。感谢作者的信任和支持!

 

傅 越

上秉天地精神,下至百姓寻常,纵观交流古今,横去云通四海,或许很难再找到一种载体能象茶这样,以圆融的方式连接起世界。我们从未像现在一样,在充斥着碎片与不连续的奔忙之中,如此需要这种根植于东方本土的智慧。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古今中外关于茶事的著作已然蔚为大观。散文式的感悟、科学式的分析,或历史维度的研究,都在延续和丰富着茶的文化,然要从思想的高度总结和延续,就要上升至“茶道”——这个名词的第一次记载是与陆羽同时代的封演所提出(注:P11),能称为“道”,也就意味着茶事已经从纯粹的功能性升华为了广博精深的思想体系。从茶道雏形的形成到完善、变迁乃至远洋外传于世界,此书要让人看见的不仅仅是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而是“茶”究竟在沿着什么样的内在脉络在发展。要研究这样的体系,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研究必不可少。这样,茶事与儒家思想的两者结合,读来就如同煮一壶陈年普洱,已完全不需再去渲染什么,逐渐沉浸,细细品读,自有深刻感受。“坐酌冷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于爱茶人。”爱茶人与得之者共鸣,实为幸事。

 

借茶喻理,以理解茶。儒家文化的核心其实并不是各种行为原则或社会规范,而是对于人,地,天之间的关系处理。这些关系落在具体的各种事物之上就变成了准则,然而它们并非一成不变,一切既有格式又不落于格式。仅“仁、义”二字的阐发理解已是珠玉纷呈万象皆备,它们既不固于一处执于一词,又都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这与茶道中之“一与多”何其呼应,以时、以人、以器为变,真是“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茶文化的那些微妙连接,描绘的其实是一副宏伟图景。诚如书中所言“儒学的要义是尽心、知性、知天,中华茶道所包含的尊重生命、精行俭德、顺从自然等思想要素分别与之对应”。是儒家文化充实了茶?还是茶推动儒家文化融入了世间生活?在更高的维度上看,它们都是东方智慧的凝聚。

 

在商品为格式,以交易为语言的商业社会,为何许多人反而在呼唤儒家文化?传统文化的融变,往往不是因为原来不够卓越,而是时代变迁的推动;其不变,也并非已经完美,而是人心之所向始终未变改。或许,儒家文化从最高社会伦理规范,到被打入冷宫又再被解锁的过程本身就说明了这种深刻需求之所在。

与其说茶文化生来就具有强健的生命力,不如说是中国人的生活需要茶,并且在茶与生活的丰富互动中反哺了它。茶文化在几千年中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其渐显其生命力之过程。从刚开始咀嚼生茶叶到唐宋的煮茶、点茶,再到今天的用小壶泡茶;从药用到生活日常之物,再上升到诗歌文化,茶文化一直在与时俱进的演变之中,而其中表达的对人与世界之间美好关系的追求却从未改变。

 

在变与不变的交织中发展,茶事在今天依然适应着时代之变化,为我们提供生活的价值。儒家文化同样如此,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伦理问题以前所未有的程度突显出来:发展与环境问题、资源不均衡问题、不同利益集体的博弈与共存问题、生物克隆技术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等等。如果说过去不是美好的田园牧歌,今天在各个方面都比昨天要好,那么我们也应该同样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变得无所不能的同时也正在构建着各种结构性的脆弱,能源类型单一、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波动传导、信息与媒体依赖、全球化使大规模流行病愈见频密……。今天人类社会这种高速和高度的发展,更需要它的成员有强健——有时候甚至是强大的心智,而不仅仅是通过技术来驾驭这多变、微妙脆弱的环境。

一个独立的人,作为个体,在今天需要更需要有整体感、更宽阔的心智,更敏锐的洞察力,而沿着儒家思想的脉络,茶能致知,茶能明德,茶能正人伦通天地,所以说茶道即人道(注:P219)。这种道并不同于西方体系中的形而上学之道。茶总是接地气的,“道不离茶,茶不离人,茶为人饮享,人在品茶中悟道”,儒家文化亦是如此,因时因地而变,又有所坚守和追求。借助茶道的辅助,能为人的内心成长所用,在今天意义深远。在许多人敢为天下先的付出与细心琢磨之下,东方式的传统文化复兴之日,正逐渐到来。

 

完稿于2020年1月30日

 


  
上一篇王语忻:天地融入一茶汤
下一篇孙萍萍:对待茶文化,我们应有敬畏心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