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茶座第五讲】:从中国到日本——茶道传承和衍变的文化内涵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5月2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举办的系列讲座“哲学家茶座”第五讲邀请了素有“评介日本第一人”之称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先生做了题为《从中国到日本:茶道传承和衍变的文化内涵》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在人文楼500会议室拉开帷幕,由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林美茂教授主持。林老师介绍,蒋丰先生在中日文化交流及被看做是日本文化精华之一的茶道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与认识。茶道哲学研究所、大益茶道院工作人员,以及人大哲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报告伊始,蒋丰先生从日本茶道产生至今所存在的脱唐化和去唐化现象谈起,认为自隋唐代至明代,日本来中国的使者以及学习佛教的留学僧一代接一代,他们将中国每个历史时期的饮茶方式都介绍到日本,主要在皇室和寺院流传,表现出十分高雅、繁琐的仪式感。蒋丰先生指出,饮茶来自中国,但茶道并不来自中国。我们不能就茶道研究茶道,而要有大的关照。茶道和文化相关,我们在研究茶道和文化时,要将文化置于大的文化史背景及两国关系背景中,在文化传播史上我们还需要努力,以更大的气魄和包容来进行中日文化交流。
蒋丰先生认为,日本茶道由皇宫走向民间,日本真正的茶道文化迅速发展可谓起于血雨腥风中,与战乱同行。室町幕府解体,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后,以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对茶文化的认知、理解和推广为主,在战争中日本茶文化不断改良与升级。本质上来讲,茶道是追求人的心灵之静,但由于日本茶道在战争时代的演变过程都与权力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无形中却成为了战争的推助器。对于长年征战,生命朝不保夕的武士来说,宁静的茶室是他们心灵的绿洲,在这里他们可以忘却战场的厮杀,生死的烦恼,当权者正是认识到茶道的这种神奇功能,经常在出征时在阵地前沿举行茶事,鼓舞士气,消除武士们内心的紧张与狂乱。
日本茶道的规程近乎机械,仪式化程度太高,往往令人敬而远之、望而却步,蒋丰先生认为正是这种苛刻的规程培养了日本文化中的秩序与规范。“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正是这种茶道思想代表的秩序与规范成就了今日强大的日本。蒋丰先生指出作为日本的软实力之一、被视为日本文化第一窗口的茶道在今天更多地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伟承与展示的载体,也是日本与国际间文化传播的媒介。
讲座最后,蒋丰先生与现场老师和同学进行了精彩的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就提出的问题,蒋丰先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回答,博得了在场师生阵阵掌声。
蒋丰先生以个人的深切体验和独特体悟为大家解读了日本茶道,以平实的语言讲述了其在日本29年的工作与生活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给在座师生以深刻的启迪,带来了精神的饕餮盛宴,有助于人们对日本茶道做出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识,也为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带来了清新的学风、最前沿的学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