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我所研究人员受邀参加“茶的哲学”研讨会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文:李萍/图:张晓明

 

2019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三层多功能厅共同举办了题为“茶的哲学”的研讨会。社科院哲学所的徐碧辉、王齐、刘素民、马寅卯、王歌、洪军、贺雷等专家学者,清华大学的刘晓峰教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一些青年教师和在校生也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李萍教授、林美茂教授受邀出席并作主题报告。

ab3dfbad26e58535b640170dc27890c7.jpg


图表 1:本场研讨会的海报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首先做了《中日茶道哲学的比较研究》的基调报告。李萍教授对“茶道”“茶道哲学”的概念内涵和缘起以及相关争论做了简要介绍,并从茶道的思想背景和文化根源的角度对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做了比较研究。她认为,中国是茶道的发源国,因有多重文化传统和多元思想体系的渗透,形成了同时并存共在、难以归一的多种表现形态,可以说,中国茶道是多元、多重、多样的。与此相对,日本茶道虽然也有煎茶道、抹茶道、佛门茶道的不同,但在思想根源上都起源于佛教禅宗,禅宗的审美,信仰至今仍是日本茶道的核心思想内容。

0fe0c891085df9c4eef01f808ea471fa.jpg


图表 2:李萍教授在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林美茂做了题为《从看到用,从“有”到有——日本茶道的哲学内核》的基调报告。林美茂教授从人们经常提到的日本茶道中的几个概念出发,不仅溯本求源交代了这些概念的最早出处和原意、引申义,而且对一些广泛传播的误解、曲解也做了令人信服的澄清。这几个耳熟能详的概念分别是“一期一会”“侘与寂”“和敬清寂”,林教授借助柏拉图哲学的一个观点,即柏拉图认为人的五官感觉中“看”的地位最高,在日本茶道中“眼力”也是被经常提到的能力和要求,千利休及其弟子的诸多言论和流传的逸闻都反映了对习茶者的眼力的极高要求。此外,千利休生前举办的各类茶会表明:凡物皆可入茶道,这其实也意味着日本茶道的核心正在于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美,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茶道训练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e50c6bd930e5a2d8c3ba0057d274d20b.jpg


图表 3:林美茂教授在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郭连友做了题为《中国清朝末期驻日外交官对“茶汤”的认识》的基调报告。郭连友教授仔细梳理了最早的中国驻日参赞黄遵宪的著述,并以他为样本阐明了中国人眼中的日本茶道,进而对中日茶道的异同做了非常富有启发的探讨。黄遵宪居日四年期间广泛阅读和观察思考,走访了日本各地,与各界友人交谈,实地考察了日本各地,留下了《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等著作,他对当时日本的观察和评论在今天仍然可圈可点。他在书中提到的有关日本茶道的一些历史传承和当时盛行的做法,有些内容已经被今天的日本人和日本茶道刻意遮蔽,挖掘这些素材,还原历史真相,这对我们更加全面和准确把握日本茶道是有助益的。

3d9a5f4109c40abba2b0a0bf84c828c6.jpg


图表 4:郭连友教授在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方向的博士生叶晶晶同学做了《日本茶道美学浅谈》的发言,这是她新近通过的博士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她集中谈了日本茶道中的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茶道中茶器的选择、沿革和作用;一个是茶室的设计、布置及其功能。

5d5b53b2bb0f20c68518b2b7b6c603da.jpg


图表 5:叶晶晶博士在演示日本茶道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有个由日方援建的日本茶室,叶晶晶博士曾获得里千家的资助赴日学习了为期六个月的里千家流派的茶道,她今天特意穿上了和服,为大家演示日本茶道的流程。因茶室面积局促,参会人员分批分次进入茶室,并体验地道的日本茶道。在这个过程中,古朴的茶器、雅静的茶室、肃穆的氛围,令人在心理放松的同时仍然有产生身体的拘谨和意识的集中,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受!

a2427e4bb9328b0944e83b759bf2f0b7.jpg


图表 6:茶室床之间的字画

参会的学者、同学们都感到收获满满,不仅对日本茶道、日本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茶道作为一种哲学探讨的可能性和未来前景有了更多期待。


  
上一篇【哲学家茶座第15讲】:中日“生活茶”:从“生活美学”观茶之道
下一篇中国人民大学杜鹏副校长一行到访大益集团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