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人民日报:第三届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会议综述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2019年8月3日-4日,第三届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大益庄园如期召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第一时间跟进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 郑悦)2019年8月3-4日,第三届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大益庄园如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主办,云南大益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云南大益茶道院有限公司、大益庄园协办。

      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主办的、以茶道哲学研究为主题的对话平台。论坛宗旨是致力于创设茶道哲学学术研究的重镇。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自2017年始已分别在贵州省贵阳市与浙江省湖州市成功举办了两届,分别围绕“茶文化与茶道哲学”、“茶文献的当代哲学解析”的主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在学界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人民出版社、光明日报社、齐鲁学刊社、世界哲学杂志社等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报刊的专家学者,以及浙江湖州市陆羽茶文化研究协会、湖南吉首市茶办等多家茶行业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的代表,以及部分茶企代表,共计150位嘉宾共同参与。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书记徐飞教授主持,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志成、北京大学哲学院杨学功教授及湖州市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杨金土分别致辞。随后,人民出版社编辑陆丽云及作者李萍王润稼启动了《天地融入一茶汤》新书发布会,这也是人民大学茶道哲学所近年来的重要学术成果。举办了第二届茶道哲学优秀会议论文、第二届“我与茶道”优秀论文的颁奖仪式。

      大会主题发言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长江学者姚新中教授主持。首先发言的是大益茶道院的研究员王雷,他的主题为“大益正念茶修的原理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基地主任、茶道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曹刚发表了“茶的道与德”的演讲。湖南肿瘤医院的刘晓红副书记将茶道与医道相联系,论述了患者关怀与茶文化干预间的关系。台湾师范大学谭鸿仁教授则以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观点探讨新竹东方美人茶的制度发展与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刘悦笛研究员通过对中日茶道的细致比较,提出了建基于中国茶文化之上的作为“生活美学”的茶之道。最后,西南交通大学财税研究中心的付志宇教授谈到了中唐茶风与税及禁榷之关系。本届论坛还根据参会者提交的论文,分设三个分会场,展开了比较充分的交流对话。

      中国人民大学的姚新中郭清香教授认为,茶道哲学作为一种实践哲学,现正面临着如何去做的问题。茶道伦理旨在通过与茶相关的活动,人能够成就丰满的人性和达成美好生活。二人试图提出茶道哲学的三个伦理维度:一是个人实现的角度,即茶如何能够使人获得与自身的统一以达成德性的圆满;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度,即茶如何调节人际关系从而达成群体生活的和谐。三是从大道的角度看,即饮茶的活动如何实现了人与宇宙的合一而达成人生境界的提升。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的吴瑾菁教授同样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剖析中华茶道。她认为,对中华茶道进行伦理解读,可以从茶味、茶行、茶器、茶趣四个方面来进行。茶味之道在于真;茶行之道在于和;茶器之道在于善;茶趣之道在于闲。寇楠楠在健康伦理的视域之下分析茶,对茶叶在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简析,以表明茶叶之健康功能,并从健康伦理角度提出了实现其功能的几点建议。

      沈纯道从日本茶庭的自然美学角度,对茶道哲学中的佛禅元素、造境情素进行了阐释,认为这种最接近于自然的原生态之美能够促使人向精神和文化的方向提升,进而去感悟茶道之“道”的精髓所在。贵州民族大学的王芳教授本次研究的主题是“中华茶道的内涵及修习路径”。她认为,修习茶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为过程,是从自然的茶到茶艺的修学,再到茶道的逐渐感悟并最终体悟,由此可以达成茶道修学的终极目的,到达以茶载道、悟道、得道的最高境地。

      耿晓辉从身体哲学的视角,释唐宋茶事理念的形成和演变。他指出,茶与人身体结构的相似,也展现出了心灵相对于身体的主体性作用,并在“身—心”的统一体中体现出茶、人与“至道”之间的内在联系。北方工业大学的王润稼从具有全景式、本根性的“和合”哲学范畴出发,以儒家中和、别同、中庸为基础,论述了中国茶道哲学的和合理念。茶与儒学文化相接洽并为其所诠释、熏然之后,由此所形成的茶事活动以及内蕴的精神意向,都无不显露处和合的哲学理念。云南社科院的冯天春、广东省茶研究院的王维毅的主题分别以云南与潮汕的地方茶为主题。王维毅从“茶灶香龛平”的潮茶文化特色入手,阐述了潮人食茶的历史、人文、程式、方法及千年传承的个性风采。从滇茶品类、普洱茶、感通茶、鸡足山茶、太花茶等几个方面对云南禅茶史料做了稽考。

      张耀南、钱爽通过“系辞格式”这一“全值逻辑系统”,对百余则茶禅公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理解其内涵的独特思路和新颖见解。鲍志成认为,禅茶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和茶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禅与茶的有机交融形成的茶文化,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与本土文化交融的典型特征。高飞燕试图结合禅宗的发展史及禅宗核心理论、基本精神和基本禅法,结合茶道的特点,还原“茶禅一味”之本真内涵。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田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周瑞春博士与北京市委党校的苗冬青分别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研究茶文化。田真讨论了魏晋社会思潮对茶文化形成的影响。由于魏晋时代政局动荡不安,所以诸多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催生了茶文化的萌芽,使得口服之需的茶饮成为寄托心志的媒介,并为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审美价值导向。周瑞春将视野专注于唐宋隐逸文化与茶文化的互构变迁上。一方面,隐逸文化重心向“生活之隐”转向,其物化载体的选择、社交需求,促进了茶诗、茶礼、茶事等茶文化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茶以“南方之嘉木”的自然物质属性、“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人格化精神属性,成为推动“生活之隐”的最佳媒介,最终使得隐逸精神沁入国民人格之中。苗冬青谈到了茶意象对宋诗特性的彰显,认为在众多诗歌意象中,茶意象兼具宋诗生活题材的大量注入、平淡风格的审美倾向和理趣色彩的不断加强三个特色,最能彰显宋词的特性。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与经济》杂志社的黄西谊、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所所长李萍教授、台湾朱子文化研究会的罗际鸿先生、同济大学的何心鹏副教授以及安徽大学的石洪生试图依托跨文化的视角论述茶道的内涵。黄西谊探讨了茶道产生的物质与文化基础,二者作为形成茶道的两大基石,决定了茶道能否形成及其形成后的特征,同时简要分析了茶道在英国茶文化中的缺失。李萍将主题聚焦于日本茶道,从心身关系入手,探讨了日本茶道的主要思想资源,包含了从一味到一如再到一体的演变,这其间的心身关系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潜有到实有的变化。罗际鸿通过对日本茶道的观照,提出了当代茶道美学融入书道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认为茶道与书道一样要追求更高层次和更丰富的人生境界,先甘后苦,理而后和。何心鹏从跨文化哲学的角度述和比较了中国的茶会、日本的茶事以及欧洲茶沙龙这三个代表性的饮茶形式,最终总结出三者的差异。石洪生着重探讨了“茶意象”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表义功能,认为在俄罗斯文学中,茶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茶意象现已成为了具有俄罗斯民族性的审美意象。随着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茶意象”的审美功能在刻画形象、构思情节等方面为俄罗斯作家所广泛运用。

      分组讨论结束后,参会人员赴大益庄园翠茗湖厅进行会议总结与闭幕式。张耀南教授在中总结中指出,茶道哲学研究离不开对中国既有学术思想的探究,提出要“旧瓶装新酒”。他基于自身的学术背景和理解,将论文集中的全部学术论文分为考据派、义理派、训诂派、象数派、索隐派和实践派等几类,并提出了言简意赅的建议。他认为,此次茶道哲学论坛的亮点在于比较研究派的出现,从比较的视野出发来审视茶道哲学。随后,任继琼与鲍志成老师也分别作出了独到的点评。最后,大益集团茶道院副院长赵逸红作闭幕发言,她对此次的论坛工作表示肯定,并希望在以后的合作与交流中,注重产业与文化的相辅相成,从每个人的生命中去体验茶道,感悟茶道。


  
上一篇第三届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参会人员考察大益茶山茶厂
下一篇光明日报:第三届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举行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