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王旭烽:《民间茶语的隐喻解析》(5)(现场答问环节)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民间茶语的隐喻解析》讲座答问环节


提问者一:王老师你好!刚才吴总提到潮州茶,我是北方人,我老家天津的,我听南方同学说,他们那里喝茶有一种药的性质。比如像咱们喝的王老吉凉茶,当地人头疼脑热就喝茶。但是我发现茶这个东西,往北方发展到蒙古就是奶茶了,到欧洲和英国也会加咖啡和其他的东西,这里面可能有一个文化的壁垒。因为您今天讲的所有的茶,包括地域性,包括生长的环境更适合南方,南方和北方文化对隐语的问题您怎么看?还有一个问题,茶这个东西我们一提,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老百姓,我们也拿茶做茶叶蛋,飞机上不卖茶叶蛋,绿皮火车上才卖茶叶蛋,这是一个贫民阶层跟贵族的壁垒。您怎么看这个壁垒?

 

王旭烽:回答第一个问题,由于气侯的关系,产茶基本上在北纬30度左右,最高到青岛的崂山和日照,这边到信阳,那边西藏也有。但是品茶的问题上不存在壁垒,应该说东方的民族,包括像蒙古、新疆、西藏那些地方,一整天都不能离开茶。所以您这个问题,可能是基于您那个年龄和您那个阶层了解的程度,这个问题应该不存在,从唐代开始就不存在。

    你讲的第二个问题,茶叶蛋的问题,柴米油盐酱醋茶和琴棋书画诗酒茶有没有关系?这就是茶的伟大之处,茶的最伟大之处可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可以作为国礼,也可以做茶叶蛋。从来没有说没有人觉得它贫贱,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茶叶蛋不适合在飞机上,但不是因为它贫贱,这是茶叶最好的地方,有的东西确实没有。你买一个芝麻和豆腐,总归有一个高下之分,但是茶没有。所以特别适合去承载中国文化,承载信仰、承载道德,因为它自身就有如此好的意寓在里面。

 

提问者二:王老师,我请教一个问题。中国茶文化相对于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来说,最主要的精神力和文化的强有力在哪一块?我了解了其实茶一直是有特别高级的饮品,但是他们都去印度的大吉岭去采购最好的茶,我们是不是自己关起门来自己玩的状态?所以我问一下精神方面的,比日本他们,我们作为茶的原产地,我们强在哪里?

 

王旭烽老师:这都是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中国的茶文化是建立在文人雅士的基础上来扩展和发展,被百姓和宫廷两边接受。日本的茶文化虽然一开始完全是从中国引过去的,但最后基本上和武士阶层结合在一起。包括千利休当过两任军政府的茶头,他们的茶的老师。我们简单用两个老师比,陆羽两次被皇帝请去当太子的老师,但是他不去,他是以大自然作为标杆,以茶作为自己的灵魂,度过自己健康完美的一生。同样是茶圣,日本的千利休一直依附在幕府政府上,最后死在幕府上。他们两个都是七十多岁死,千利休却死在幕府,逼着他破腹自杀,实际上就是被杀。我觉得两个国家的面上看起来都是和清正气,但是骨子里面有不一样的地方。另外整个日本茶道是从中国的茶文化里面的禅宗文化,格局确实要精细一点。而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佛教、道教、儒教还有雅文化、还有泛神论,五十六个民族自身民族,所以它特别大,比起来在传授的时候,不如日本茶道容易传授。为什么?因为它精致洗练,形成格局。比如日本茶道四个小时一千多个动作,你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教。中国文化就没有办法如此,没有那么精致那么精细。再有我们这一代人,包括我作家协会的主席不当了,作家不当了,要去做老师的原因,因为我们有这个责任。中国的茶道一定是博大精深的,一定在格局上是大过日本茶道的。这是我坚定不移的认识,去年中国抗战七十周年的期间,我去了解一下日本茶道,在整个抗战期间没有一个日本茶道的人站起来,而且我看到一个战犯在泡茶,那个战犯是一个很高级的军官,同时是一个很精深的茶道专家。所以我觉得如果要学茶的话,还是要学中国茶。

 

提问者三:王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我有一个问题很疑惑。我看您参与“茶语故事”的编辑,中国的茶叶的宣传拍的非常华丽,非常艺术性。但是我觉得现实当中不是这样的,当你看到别人怎么做茶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别,我很疑惑中国拍的宣传片目的是什么?是宣传茶文化,例如《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还有《茶之国饮》,宣传片都拍得很美,但是我却看不到什么深度。

 

王旭烽:如果说是《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是我跟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当时这个很有意思,我跟央视合作很多次,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后来再找我的时候我觉得是不是骗子。后来他们说真的不是骗子,来了以后我跟他谈了,我当时跟他们讲,你能不能拍出茶和灵魂的关系,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片子拍出了。所以这个片子是茶界影响最好的片子。我是这么认为的,当我们了解生活的时候,首先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后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我们对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我们会认为日常生活没有美感,但是我们会认为对我来说我会觉得日常生活是非常有美感的,很普通的事确实有很美好。确实带有主观的认识,我不知道你看了什么片子,我想你假如真的爱茶,你会为普通的一举一动而深深感动。但是这个东西真的要有教化的,要渗透到你的灵魂里面去,对茶的热爱,还有对茶技能的掌握,你会看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美。而且不会对世界上所有的恶而蒙蔽看到美的眼睛。我今年到波兰,我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开了一次和平茶会。我想回答一个问题,“奥斯维辛之后还有没有诗?”你们是哲学系的人知道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我觉得奥斯维辛之后还有诗,否则我不会去那儿了。

 

提问者四:纪录片拍的观众都是懂茶爱茶的人才懂得美,但是真的对于不了解的人有没有作用?

 

王旭烽老师:不一定,有的人虽然不是很了解茶,但是他非常喜欢;有的人不了解还是不喜欢的。人是千奇百怪,每一片叶子也不一样,你的感受现在正在这个角度上,也可能过几年不一样了。但是我们不排斥有的人就是不喜欢茶,就是喜欢咖啡、酒、可乐等等,我只能就一个民族特性而言,没有什么比茶更能代表中华民族了。


  
上一篇王旭烽:《民间茶语的隐喻解析》(3-4)
下一篇吴远之:中国茶语的“滋味、品味、真味”——对王旭烽教授《民间茶语的隐喻解析》讲座的评议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