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李萍、陈重穆:对话三联中读茶播客活动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2023年2月2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受邀参加《三联生活周刊》旗下三联中读茶播客“茶话404”的访谈活动。访谈主持人为三联茶产品研发总监、北京大学博士、《岁时茶山记》作者陈重穆先生。以下文字根据录音整理,经过当事人的审校和首肯。

c062a365ae8f675f9aeacd992d48ba0c.jpg

陈重穆: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陈重穆。

相信喝茶的朋友们经常会听过一句话,中国的7万家茶企拼不过人家一家立顿,我不知道大家听到这句话有什么感受,就我个人而言,这句话其实是有点刺耳的,为什么刺耳?首先,我不喝立顿,我不觉得立顿茶符合我的审美。其次,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很长,历朝历代的文人或者说爱茶的古人们,特别是那些留下论述的古人们,他们对茶有一定的审美,他们已经给中国茶奠基了很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这个文化基础是建立在好茶的前提之上的。当然,我不是说立顿不行,也不是说立顿不好,更准确的说立顿和我们话语体系下的中国茶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乃至于销售或者是说经济利益,都是一环扣着一环的,在这些环节中,茶企肯定是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的所长李萍教授来跟我们探讨——茶企除了卖茶还能做什么的话题。李老师是伦理学领域的专家,尤其是在企业伦理的研究上面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欢迎李老师!

李萍谢谢重穆!非常荣幸有机会受邀到三联中读,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将尽我所能和所知,跟各位听众做一些坦诚布公的谈话,谢谢!

陈重穆:李老师在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的6年来,我知道每个暑假都会组织成员到地方上去考察茶企、茶产业和茶文化,走了不少地方,请问李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李萍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借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过去的6年我们走过的一些地方以及其中的得失。我们研究所是2016年7月成立的,获得学校科研处的批准,成立以后,我们就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要做的工作任务以及目标,其中我们就设计了“暑期茶文化考察”。虽然名字叫“茶文化考察”,其实也包括产茶业、茶俗、茶历史等方面的探访了解,只是用茶文化这个词概括而已。之所以采取暑期,最主要的是高校老师也只有在暑期才有比较完整的时间,能够集中10天、半个月对一个产茶省做大致了解。到现在为止我们去过了6个地方:2017年开始去的云南,之后去了贵州、湖南、广东、江西和湖北,很荣幸2022年的湖北考察我们邀请了陈重穆老师加盟,他在整个考察过程向我们提出了非常多的真知灼见,令考察团的所有成员受益匪浅,非常感谢陈老师!

陈重穆:谢谢李老师邀请!这一趟考察其实我都觉得确实学到蛮多东西,尤其是跟各位老师的交流,其中我就发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以中国人民大学这么崇高学术地位的高校,在地方上经常都会受到一些优待,我认为至少是从我的角度,很可能是裹挟或者其他的。以这样的高度走出去,要怎么样避免在地方上出现这种尴尬的境地,或者说要怎么样保持学术中立?

李萍这个问题很尖锐。中国人民大学确实在国内还是有相当的影响力,也得益于学校的知名度和品牌,我们在考察当中实在得到了非常多的关照。要说这个的话也是蒙前人之荫,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是我们不能仅靠这棵大树,还需要做些事,实际做出成绩、做出工作才会得到认可。但我承认在地方上人们刚刚接触我们的第一印象,中国人民大学这块牌子能形成比较好的印象。

陈重穆:还蛮亮丽的印象。

李萍对,很亮丽。第一印象是这样,但真正的实际接触之后,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你提的问题水平、你做的事情程度等,人家还是会做出不同的评价的。我们不想仅仅是靠着这块牌子,还是要实打实的或做一些工作。因为不是每个地方都能遇到校友,这6年来的暑期考察全都靠着校友也不太现实,主要还是依赖全国包括陈重穆老师在内的茶界各位朋友、同仁的支持。

陈重穆:您在考察的过程中有没有看到一些中国茶产业发展的问题?或者这样一路看下来,看了五六年,有没有您的提炼或总结?跟大家分享一下。

李萍好的,说到存在的问题,确实也不少。我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的茶类太多,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讲,真的要在知识上做到充分的话,没有八年或十年是做不到的,很多人缺乏这份耐心去了解茶叶。因此很多人就流失了,那些可能成为茶叶消费者或茶叶企业用户的人可能就流失了。在茶叶品牌的维护以及在茶饮料、茶生活方式的营造上,我们确实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茶类分得太多太细,是否有必要?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潮州的凤凰单丛茶,它的香味类型据说就上百种,而且还不断出现新的类型。在潮州考察时我们在凤凰山上住了两晚,听当地的茶农和当地的茶文化研究者讲单丛茶的香型时,我当时的感觉是“这好麻烦啊”。

陈重穆:我的感受也是这样,没有办法敬畏起来,不知道为什么。

李萍是。因为它完全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我原来想着它要只有几种,我用心体会、仔细琢磨还能学会如何分辨到底是什么香型,但它却有上百种香型,完全超出我掌握的能力范围,干脆不去细辨或理解它了。所以我觉得这恐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相信有不少国内的消费者大概也是这样的反应。所以我们茶界的人士应该有这样的一种紧迫感,因为现在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和短平快的社会价值观下,让人们花一大把时间来了解一种茶类,我觉得真的是太不现实了。

第二个比较大的问题,可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赋予茶、茶企、茶文化太多它不应该承受的分量。例如政治上的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经济上的茶产业、出口贸易、全球化;文化上的历史传统、茶俗、中华民族共同体,等等。我觉得太沉重了,在当代高度分工的社会是不是应该做点减法?不要给茶赋予太多过度延伸的东西。如果非要如此做的话,是不是对不同的茶类或者说不同时期的茶文化做出区分?有没有必要所有地方的人、所有茶类都给自己赋予如此厚重的历史使命,好像靠这一杯茶,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我觉得有不少人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所有的问题都在一仗中全部解决了,这是思想的偷懒,需要我们做出很好的反思。

第三个印象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各个地区之间的壁垒挺大。当然,我这里要说的不是地方主义,这可能跟人类的认知局限有关,恐怕所有的时代、所有的民族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我要说的是: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我们把茶叶视为有2000多年的中国文化印记的东西,恐怕我们还是应该寻找它的共同性普遍性,特别是它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共识,这个东西一旦确定了,无论你是什么地方的,什么企业都应该坚持。比方说陆羽,我们认为是中国茶文化的或者说中国茶道的创始人,我们到底把陆羽茶道的基本精神概括为什么呢?如果概括为两点或三点,这两点、三点能不能在今天的所有场合都提倡呢?并且以这种基本精神去检验我们的经营活动、生产活动、品茶活动,就这么长此以往地做,真正的中国式茶道就定型了。


更完整对话录敬请移动“茶道哲学研究”官方公众号阅读。

  
上一篇曹佳瑞:湖北茶文化考察感悟
下一篇返回列表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