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陈珂楠:且以新火试新茶——谈“非遗”之下茶的活态性发展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本文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举办的第六届“我与茶道”优秀征文二等奖,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本科生。再次感谢作者的支持!

 

陈珂楠

摘要:近期,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引发对如何做好“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的大量讨论。但盲目保护不利于茶文化守正创新,只有正确理解“非遗”意涵,在本真性的要求下保持茶文化原汁原味的传统品格和文化底蕴,同时还应当思考在“人”为最大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活态转化、继承和创新,以活态发展破解茶非遗的活态难题,推动中国茶文化、茶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活态性;文化

 

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现场,将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此事“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1],也因此,如何做好“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保护传统茶文化,如何将传统茶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再次创新茶文化……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意涵出发,特别关注“非遗”保护中的活态性原则,指出活态性原则对“非遗”的挑战性、可能性和未来性,并探索活态性和本真性两个原则平衡的可能,以更好还原“非遗”,传承“非遗”,发扬“非遗”。

一、“非遗”内涵对“非遗”保护的指导意义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非遗保护”概念重新受到关注,但要真正做到在传承和保护中发挥出“非遗”的最大价值,就必须首先剖析“非遗”的概念。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若想要保护好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从其每个概念内涵出发。“非物质”——“非遗”更多强调人类核心的技能、经验和精神而非物质形式;“文化”——“非遗”作为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精神财富的宝库,具有极高的价值;“遗产”——“非遗”指的是在漫长的历史中演变出来的文化遗产,而不是现代的、经过大量加工的杰作;“保护’——“非遗”是经过长期演变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未来在于创造、成长、延续和消亡的动态过程。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一个有形的媒介,但它与有形的文化遗产有很大的不同。有形遗产关注的是可见的、静态存在、不可复制的内在形式,强调对遗产的修复和保护,以使其保持固有的形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可以传承和更新的遗产。通过人类的活态传承,遗产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强调的是对其所包含的非物质和精神因素的保护。本次入选“非遗”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堪称我国历次“非遗”申报项目中的“体量之最”,而伴随千年的茶留下的不仅是制茶工艺、饮茶习俗,更应当是茶本身所代表的文化。

二、茶在活态历史中的变与不变

“活态”指的是与“死”相对的一种生存状态,其核心与其阐释为“有生命的”,不如阐释为“有生命力的”:当下有生命的事物不一定具有长久的生命活力,而有生命力的事物总能弄潮于时代之中并顺应时代发展壮大。从《神农本草经》中最早出现“荼”,到陆羽的《茶经》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再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民俗民谚,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已然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存在。

茶叶被发现以后,大体上经过了药用、食用、饮用的三个阶段,饮茶方式也经过了吃茶→煮茶→泡茶的发展演变过程。茶在诞生之初只是植物的一种,被人们发现之初也仅仅是作为食物的一种,使茶摆脱单纯食物的标签、从原始状态迈向最终理想之境的,陆羽可以说功不可没。他出生在儒释道三道并行、寻求融合的时代,泛神论的象征主义驱使着人们在普遍世界的个体中寻求共同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成就了不同的茶走向相对统一的精神归宿的结局。包括后来,文人雅士能够实现“茶”符号意义的惊人转变,使得茶从一众饮品中脱颖而出,融入诗书和人生,并不是巧合,而可以说是当时的社会条件和文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茶,不仅是儒、释、道三家逐渐融合的产物,更逐渐成为了中国审美文化的显现方式。

原始的茶是一种大自然的植物,原初的饮茶也只是满足生理需要的活动的一种,在这之于就算有心理体验,也是以感受、体验为主的初级体验。茶步入人的高级体验之门的开端是品茶、问茶、论茶的出现,此时复杂的思维活动才开始参与进来。陆羽首先在《茶经》中,将饮茶诗化、美化、升华了,以“荡昏寐,饮之以茶”认为饮茶可以洗去污秽、涤荡心灵,达到净化自生、升华灵魂的目的,这是一种将美学引入茶文化的尝试。美学最主要的内容是探究美的本质,作为一种反映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审美活动和旨趣,美学是在生活的存在性之外言生活的境界。中国美学更侧重于强调审美活动要在实体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美的真正所在,并不在物之所在,更在于人赋予其的意义。譬如,宋时文人认为茶性清正,是人间清绝草木,最能体现能自我约束节制、时刻保有俭德的君子。因而宋时之人常常借茶喻君子之俭德,俭的的意义在此时也得到拓展,不仅仅在于贫乏不足、恪守本真,更被赋予了耿直不屈、清明守正、廉洁自持的品性。这在当时的诗中多有体现,如苏轼“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就用茶指代刚介正直、廉洁自持的君子品性,张栻“不入贡包供玉食,只应山泽擅高名”,通过以仰山茶和贡茶的比较来突出前者谦德,以此来表明君子气节淡泊俭德。

茶的千白年风味不变,但符号内涵已经更迭几许。中国茶开辟了审美原点,赋予茶以审美意义是使茶成为具有中国印记的文化符号的重要一步,也是以后茶“非遗”得以申请成功的本质前提,和日后加以传承发扬的精神内核。

三、活态性下的保护传承

从茶的活态生命力到茶非遗的活态保护,就是一种将生命力保存并拓展的方式,活态性原则应当是流动的时间维度,多元的文化意义,多层次的感官体验,真实的内核传承,满足大众需求的价值表现力。中国茶作为一种本身具有长时间跨度、多文化意涵、多感官参与的事物,在活态传承上已经具有了天然的优势,如何在保持其内核稳定的前提下,提高传统采茶手法、制茶工艺、冲茶艺术的生命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是茶“非遗”亟待解决的保护问题。

“非物质文化的动态和活态传承方式本身就潜伏着失传的危险。”[3]“非遗”因其非实体性的本质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中,“非遗”的依靠传承者的传承方式也具有动态的不确定性。如此,“非遗”的活态不仅赋予文化成就“遗产”的可能性,也带来了“遗产”保护的挑战性:“非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平衡变与不变。

1、保护茶非遗的挑战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主要以人的活态传承为延续手段的遗产形式,影响其保护传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也是“人”本身。

人是动态变化的人。人是一种生物,躯体的运动并不足提,尽管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但是思维的运动才是人类创造人类文明的绚丽花朵。人通过实践的运动,进行认识的改变、精神的活跃,但最终也最重要的,人的生命本身是动态的,人除了有可以预见的生命期限,人还容易在各个环节的意外中丧失自己这一环。以上等等的动态因素,决定了人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非遗”靠人传承的不确定性。譬如,作为我国古茶去之一的天目山,曾在唐中叶时期就已出产上品好茶,明代屠隆在《考盘余事》中更是将其列入全国茶叶六大佳品之一。但因近代多年抗战,天目山云雾茶的制茶技术因无人再学而渐渐失传,这就体现了一种人传承的不稳定性。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容易失去的不是对民间文化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情感,而是它的仪式形式和生活内容,文化并不是平白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而是生长于民俗形态中的生命力花朵,因此撇开生活内容喝仪式形式来谈情感是空洞无力的,离开生活土壤和民俗环境来谈传承是容易异化的。茶,作为一种脱胎于大众生活的日常饮品,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特殊的生长土壤,由独特的风土培养而成,而一种茶能升华在“非遗”之列,必然是当地群众长期以往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造就的结果,人们对其的情感,不管是清新清凉的龙井,还是浓郁厚重的普洱,都是在其独特风土和生活活动上的升华。

人是历史之中的人。非遗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化留存,“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事实上也是历史积淀的民俗在茶文化上的体现,其的产生源于生活,其的升华高于生活,但若某些民俗活动已经与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割裂,却还被视为文化遗产是有待商榷的。值得保护的价值才是定义“非遗”、保护“非遗”和发扬“非遗”的理由,如若一些濒临灭绝的“非遗”已经不再与现在的生活相关联相作用,仅仅为了纪念人类历史而保护,其的传承也将步履维艰。人既生活于历史之中,就应首先明白历史是运动的,文化是与生活紧密关联的,一种文化形式要想活态传播和传承,就必须保护与其相关的民俗生态,否则文化就容易在历史进程中发生异化,但与此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非遗”既然是在过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就应当体现其历史性,如何避免“非遗”被不同程度的物化、商品化、去神圣化、去历史化、被过度同化,也是“非遗”保护的一大难题。茶百戏,是一种仅用茶和水就能在茶汤上留字绘画的古茶道,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茶百戏”在唐代就初露头角,后宋徽宗对“茶百戏”的推崇使其走向高峰,但以后进入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原,因民族矛盾的激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精致的点茶文化由此衰落,作为点茶技艺的茶百戏也开始没落直至失传,相关的历史情境和民族生态对于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就像茶被发现以后,经历了不同的食用阶段和饮用方法一样,每种茶都诞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而历史本身在滚滚向前,如何保证诞生在一个固定的静态的历史之下的茶能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里具有持续的生命力,或者被持续的接受和需要,是历史的动态性带来的难题。

2、茶非遗发展的可能性

正是因为上文所提的“活态”给茶非遗带来的挑战性,才使得茶“非遗”也具有了活态传承的可能性和未来性。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非遗”既然是在活态发展的人中产生的,就必然要进行活态发展才能不被人所淘汰。

非遗是在动态转化中产生的。作为当地非遗之一的罐罐茶,天水人对其是相当偏爱的。天水罐罐茶历史悠久,大约成形于宋代以来“茶马互市”时期。天水罐罐茶通常以绿茶为原料,用小陶罐加水熬煮,因为陶罐的尺寸很小,茶香不易四散,茶汤更显醇浓。在当时,罐罐茶就是作为日常饮品的一种,不仅补充水分还可抖擞精神,既解渴又有劲。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振奋精神,既能解渴,又能补充能量。此外,当人们在煮茶时,还会一并在炉子里烘烤土豆花卷等食物,与朋友和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一壶茶开始从单纯的饮料转变为一种社交和联谊活动。长期以来,罐罐茶的民俗文化和礼仪内涵已经参与到了当地生活的各方各面,普遍显现出地域性“文化自觉”[4]现象,茶在这其中不仅充当的是一种传统品茶形式、一种社交礼仪,更成为了和谐友好的使者。又譬如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不仅是茶俗的三个环节,更是白族老一辈人经过辛苦耕耘努力奋斗凝炼出的人生三阶段,用茶代教,没有了刻板说教的生硬,也将赋予了文化意蕴的三道茶习俗代代相传辈辈领悟。除此之外,三道茶还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敬”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当地茶文化又呈现出了丰富的孝德意蕴及敬老传统。由此可见,茶既然是一种日常饮品,其文化转化和融合必然是在人民群众的劳动中进行的,茶文化也不是一蹴而就就形成了当前的形态,是从一个小的感受或领悟出发,譬如由茶之清冽推及事之清澈,再及人之清骨,动态转化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动态的,脱胎于生活而又不断与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相融合、与时代接轨。

非遗的未来是在动态发展中成就的。近几年,“围炉煮茶”这一休闲方式在年轻人群体中掀起了热潮。同两三好友闲坐,煮一壶茶,烤一些红薯花生柿子,望一江春水,随性漫谈。这种“围炉煮茶”的形式其实自古就有,无论是天水罐罐茶还是云南“火塘烤茶”等都有与其类似之处,在这种看似新奇的文化休闲活动背后,是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和中国新潮流的融合。“非遗”的保护终究不能停留在“书斋的传承”,而应该深深扎根于大众文化的土壤。因此,在面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非遗”保护之时,不仅应当在注重其精神价值的发掘,还应当在尊重茶文化文化内核的基础上进行适宜的经济和商业转化,有了经济价值的支撑,“非遗”的“脆弱”将大大降低,社会对其自发的自觉的保护意识也会越来越强、行动会越来越丰富。“非遗”项目中的径山茶宴就是一个相对成功的案例。源于径山万寿寺的径山茶宴,是一种以茶代酒的独特仪式,始于唐,盛于宋,今已传承了1200多年,共有十多道程序。但由于其一直是以径山寺的历代祖师、住持为基础而传承的,明清以后,随着径山寺的逐渐衰落,茶宴也少再传之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茶界开始了恢复径山茶宴的努力[5]。如今,径山茶宴已经不拘泥于山顶的寺庙,而开始走向村落民间。隐藏在这茶宴背后的敬、和、清、真等禅茶文化也被当地不断挖掘和创新,通过文旅融合将充满禅茶韵味的茶宴在保护继承的同时,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径山茶宴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单纯的将“非遗”进行单纯的复原和考古式的保护或许并不是传承“非遗”的最好方法,“非遗”之所以称之为遗产,就意味着它本身所代表的文化已经快要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纯粹以人力干预抵抗历史规律恐怕事倍功半,不如从当下需要出发,在维持其文化内核的前提下进行适宜的适合当代的开发,或者根据当下的劳动生活、大众文化进行内涵的补充和意义的深化,才能顺其自然地让“非遗”进行“生命”的延续。事实上,当各大奶茶店开始销售以“龙井茶”“大红袍”“铁观音”等名茶为茶底的奶茶就是一种茶文化与潮流文化相结合的直接体现。

四、茶之“活态性”与“本真性”在当代生活的平衡

“本真性”和活态性”一样,同为目前“非遗”保护领域普遍流行的概念。相比于灵活多元的“活态性”,“本真性”更加强调保护原生的、真实的、全部的“遗产”信息。这并不是说本真性和活态性一定是针锋相对的概念,相反,“活态性”中蕴含“本真性”的本质要求,“本真性”中也具有“活态性”的潜在要求,但不可避免的,要想真正做好“茶非遗”传承和弘扬,就必须平衡好“活态性”与“本真性”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简单地拘泥于“本真性”,就很容易陷入一定程度的保守主义,将人物、事件和时代剔除后把“非遗”抽象为静态的、标准化的“化石”和变成只能在博物馆里欣赏或在教科书里朗读的经典,而使其缺乏接触大众的能力和被接受的亲和力,这种过度“神圣化”只会使得“非遗”之路越走越窄。茶文化是在劳动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归纳凝结而成的,如果对苗族“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的保护仅仅停留在保护其代表性传承人张子全,那么这种炒茶工艺就只能留在博物馆里供人欣赏,随着观赏价值的衰败,其“非遗”价值自然也会烟消云散,所以相反的,正是全村的茶产业共同助力,才形成了对“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的全产业链、全民俗生态的保护。茶非遗被列入名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但应该是保护对当下人类仍有价值的事物,而不是与现实脱节、缺乏地方特色的“历史化石”。当然,如若撇开“本真性”谈活态传承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虽然活态性原则将因时而变作为法则,将具体的时、空、人等都纳入考察体系之中,但是也容易陷入盲目发展、偏离“遗产”本身的困境。因此,在面对“茶非遗”保护之时,应当重视挖掘茶文化之源,梳理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脉络,既要追根溯源寻求本真意涵,又要结合现实情况对其进行一些现代性的新解释、新展现。

结语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收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对于中国种茶、采茶、制茶、泡茶、品茶等传统技艺的传承,茶文化和茶道精神的传播以及促进整体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深化民众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认识,形成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坚定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茶,已然成为中国符号的一种,这不仅仅是因为茶中蕴含的俭、清、敬、友等传统思想文化和中国美学旨趣,更是因为茶是非常贴近群众日常生活的一种实体性存在,而其承载的非实体型文化和精神意涵,也因为茶实体一直融在几乎各个历史阶段的生活之中,茶文化与每个时代的生活和文化都一直在不断地碰撞和融合,而显得在现代生活的兼容问题上游刃有余。思考茶非遗的走向,并不能仅仅考虑“茶”亲民性而忽略“非遗”的重要支撑和框架,同样也不能仅看“非遗”的珍稀性而丢掉“茶”的大众性。茶不仅仅是种、采、制、饮等各种环节结果的精彩呈现,更应该着重于人与茶的双向互动,人在饮茶的过程中体验茶之真味、品味茶之精髓,茶也在这一过程之中被赋予了更高的精神价值,特别是在疫情的阴云逐渐退散的当下,“茶”更应该由封控时的“小确幸”走向更广阔的文化天地和生活空间。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个概念的内涵出发,茶非遗的振兴和发展既要在本真性的要求下保持茶文化原汁原味的传统品格和文化底蕴,同时还应当思考在“人”为最大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活态转化、继承和创新,以活态发展破解茶非遗活态难题,推动中国茶文化、茶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鲍志成编著. 径山茶宴[M].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6.12.

[2]  胡敏中. 论非物质文化[J]. 河北学刊,2005,25(3):34-38.

[3]  孙华.“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几个问题[J].四川文物,2012(1).

[4]  李鸿飞,谢丹妮. 茶马互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以天水罐罐茶技艺为例[J]. 农业考古,2022(2):225-230.

[5]   陈鹏. 都匀毛尖茶非遗人才培养模式[J]. 魅力中国,2021(24):242-243.

[6]  鲁成银.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非遗申报解读[J]. 中国茶叶,2023,45(2):49-53.


[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习近平念兹在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2022.12.15[引用日期2023.4.20],https://news.cnr.cn/native/gd/sz/20221215/t20221215_526095611.shtml

[2] 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研究,人民网,2019.8.6[引用日期2023.4.20],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806/c429118-31277894.html

[3] 胡敏中. 论非物质文化[J]. 河北学刊,2005,25(3):34-38.

[4] 孙华.“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几个问题[J].四川文物,2012(1).

[5] 鲍志成编著. 径山茶宴[M].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6.12.


  
上一篇孟祥和:论面向现代的中国茶文化建构
下一篇王雅清:围炉煮茶的现代性思考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