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关于中国茶道的思考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非常感谢李萍老师和任老师提供的好机缘,能够参加本次会议。我翻会议论文集发现,虽然有很多争议和侧重,但大家相通的地方大过差异的地方。
先说一个例子。来开会之前我们请到一个澳洲的老师来讲课,他问我来开什么会,我就告诉他,他的反应就是“Tea ceremony, I know.”后来他发短信的时候又把Tea ceremony改成了Teaology。从这位外国老师简短的反应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中国茶的印象要么就是表演形式的,要么就是科学性的、对茶叶的化学成份的研究。但从论文集到大家的发言,我们在座的各位更多的是在说一个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的东西。
关于“道”我个人也有一些体悟,比如说在《圣经.约翰福音》第四章提到“我就是道、我就是真理”,西方基督教传统中,道是从道路开始,真理就是言语。
我注意到,台湾的罗际鸿老师对道进行了梳理,我的理解和他是重叠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太一样。“道”有三层:第一个就是道路,第二个是方法、路径,什么是我们认为合适的方法和路径,喝什么茶、抵达什么道都是有方法和路径的,我们也提到过善道如同、殊途而同归,道路和方法也和这个有关系。第三个就是对道的表达,通过言语说出由茶而出、看到的一切。茶道就是由茶而出看到的这几个层面,这是我个人一点很粗浅的思考。
《论语》中讲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们对看不见的东西的思考只能从看得见的东西出发。我们学文学的没有学哲学的理性和克制,我们对茶道的理解,经常被我的同事攻击,他们总是说当代的知识分子被学科绑架、学术绑架,都是从西方的一套一套理论来理解我们本土、民族的东西,所以这几年来我一直有这种困惑,一直在两难之中挣扎,到底是偏西偏中,还是偏书本偏日常。
我的思考是先回顾自己的饮茶阶段,提到饮茶方式和人生意趣,我想意趣在我个人理解当中是介于理性和感性之间的知性这样一个阶段,意趣不能依赖概念,而是从日常生活的场景当中出发。就像我们说“道”不能只通过概念来表达,这是一个难点,但是我们硬着头皮也要说,饮茶里头的意趣就体现在这里头,品什么位什么。另外,我发现大家好像探讨的都是清饮,都没有包括果茶、奶茶这些,其实茶的概念在民间是一个很广的概念。
最后说饮茶方式,我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喝茶出发,最后落脚到从个人的经验出发。喝茶是分阶段的,味道是需要机缘的,品性是需要机关的。虽然说喝茶不一定能够喝成君子,但是君子可以从茶中找到相似性,我们做人做到什么份上、喝茶喝到什么份上,喝什么茶,怎么喝茶,这里面有江山也好、有江湖也好、有个人的修养也好,都在里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