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毅:天地人和 尽在一茶中——读李萍等著《天地融入一茶汤》有感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本文为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第三届“我与茶道”征文三等奖的作品。本文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经作者同意授权在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的网站、微博、微信公号推送,以飨读者。
天人合一,天地人和,是中华儒学的思想精髓和文化精华,也完全可以确定地说它是儒家学说的一处思想高地,以至于它可以成为一种“合和”文化的数千年存在。诚然,时代在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在变,当现代科学与古代儒学发生某些观念冲突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秉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正确看待和对待中华儒学对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积极贡献。其中,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和肯定的是,人与人,人与天地,和则共生,不和则互损的谐和思想,正是儒家学说最具正能量的思想和文化根基。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深为儒学精义所浸润的中华茶文化乃至中华茶道,恰恰又是这种大合和文化的本质体现。
对于人类的任何一种文化而言,承载着它的首先是文字,中国的汉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满含了大智慧的文化。且看,大字头上加一横则为“天”,荼字里面减一笔就成了“茶”。由此更能见得,比“大”还大的是天;比“荼”养人的是茶。类似人、大、天的还可列举出很多,诸如“品茶”和“悟道”等等,皆有可加深入的文化意涵。我们不得不敬佩古人以超高的智慧创造了文字且定义了茶,并从茶的蕴涵之中读出和喝出草木人的味性,参悟和体认出天地人的造化,继而又写就了宏大无比的茶文化历史篇章。
汉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有曰:“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季羡林先生在论天人合一的时候也有解释说:“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合,就是互相间的谐和”。这两位一古一今的儒学贤达,都在阐明同样的认知:“合和”乃是人类向更高阶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本质需要,这种“同而通理,动而相益”的儒学精义,更是当今世界人类共同体说之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根据。
天地育万物,阴阳交替行。在天与地之间,既装载也卸载了无以计数的人情物事,有的倏忽于历史一瞬就不复存在了,有的则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成为了永恒。其中的“汲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的茶,以其固有的“天地人和”之大我,成为了茶文化,成为了天地间的永恒之一。从人与茶、茶与人的客观比较来看,茶的历史比人类长百倍,茶的大我比人的无私高千筹。在茶的面前,人类最应当做的两件事,第一是躬身反思,向茶学习。茶性是人性的楷模,人性应从茶性中汲取营养,切实树立起和而共生、和而共荣的思想。第二要感恩自然,心有天地。感恩大自然的赐予,增强文明有我的自觉。茶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高级馈赠,我们不仅仅是接受这份大爱,更要珍惜和传递这份大爱。作为个体的人,无论是谁来了一趟人世间都属不易,固应心怀感恩,珍视生命,要从感恩的角度和高度,去爱茶、爱人、爱天地,去拥抱人类茶文化。
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的处在了一个茶文化的大时代。具有跨越时空、超越意识形态特质和特征的茶文化,显然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广泛性和穿透力。茶文化在历经了千年的“慢变量”之后,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点,这个点,首先是时代场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包括物质层面的供需变化,以及文化和精神需求喇叭口的钝角开张,乃至当今时代的文化重构也在显著地发生。其次是全球意义上的茶文化在不断的升温升级,在此基础上,我们欣然地看到传统文化得到了顶层的重视,看到了有利于茶文化的积极因素和能量在不断聚集,同时也看到了联合国大会通过的5.21“国际茶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尤为欣喜地见证了《天地融入一茶汤》这一茶道哲学著作的面世。这是一个面向全新的领域——茶道哲学研究的积极探索,也是发力构建茶道哲学理论和思想体系的大好开端。它将成为一个未来中国由哲学引领茶道完善的思想导航,从而有望结束茶道发源无茶道的尴尬局面。
由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领衔撰著的《天地融入一茶汤》,是一部关于探索茶道哲学的发轫之作。它以开阔的视野、严谨的哲思和领航者的使命感向世人道明,中华茶文化是中国儒学的思想结晶,是天地人和、和而共生,汇通人类文明的成果。该著作着重于古今儒学的要义“尽心、知性、知天”,与中华茶道所包含的“尊重生命、精行俭德、顺从自然”等思想要素的分别对应,将其三者的对应展开作为主体内容进行融会贯通,逐个章节、叠进式地阐述中华茶道与儒学思想的密切关联,明确提出了“对中华茶道传统作出现代诠释”的主张,旨在为建立完整的贯穿儒学精神的中华茶道新体系奠定牢固基础。
书中在阐述儒学与茶道的关系时强调指出,“儒学对中华茶道的产生与发展至关重要,许多重要的中华茶道提出者和阐发者都来自于儒者。”(引自《天地融入一茶汤》)。我们关注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茶道茗理》一书,对儒学与茶道的关系也持有相同的观点,认为:“儒家学说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中国茶道与儒家学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观千年茶史茶事,是儒者茶人赋予了茶的灵性、灵魂和人文精神。儒者之饮茶,不单是冲好喝好一杯茶,还将饮茶进一步升华为品鉴的艺术活动、观照内心的修身活动、与人共处的社交活动,“甚至于茗饮艺术中可以品悟出‘修、齐、治、平’的人伦大道”。前述两本著作的观点在本质上的契合,显然是在肯定了“中华茶道与儒学相遇产生了茶文化的历史文化条件”的同时,也在强调“儒”与“茶“的紧密结合,并且一道构建了有智识的生命意义体系。
有史可鉴,中国茶文化的第一波上升期,起码涵盖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除了短促的元代于茶事上有所式微,在其前后的三个大朝均有显著建树。唐、宋、明朝有一大批儒学茶人、甚至不乏功勋人物密集涌现出来,为我大中华茶文化雄雄于天地之间,做出了极大贡献。
粗读茶史可知,从茶圣陆羽、亚圣卢仝算起,同为唐朝的大儒还有颜真卿、韦应物、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刘贞亮、皮日休、陆龟蒙等;宋代名儒范仲淹、欧阳修、蔡襄、苏轼、黄庭坚、赵佶、陆游、朱熹,以及写出了“诗清都为饮茶多”的南宋徐玑;到了明朝出现的朱权、李贽、唐伯虎、高濂、张岱、许次纾、张源、屠隆、程用宾等等。这些代表性人物无不是亦儒亦茶之人,是他们同发一力,为丰富中华茶文化作出了伟大贡献。同时也是他们用儒学的思想和智慧,把茶写成了《经》,写成了诗,写成了中华茶道大文章。其中,唐代刘贞亮的茶之“十德”,全覆盖了从物化养身的茶用,到文化修心养德的功用,并且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的茶道观念。从因茶而“和”的角度看,不论是宋徽宗赵佶的“致清导和”,理学大家朱熹的“理而后和”,还是《茶述》作者裴汶的“其功致和”等等,都是以儒家的“中和”与和谐共生精神作为中国茶道精神。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也说明儒家思想对茶文化的深刻影响。这就是中华儒学为构建一个全人类共同体的“大合和”文化,于千百年来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捧读《天地融入一茶汤》,犹如让我们看见了中华茶文化的另一束光,这是一束照亮了茶、也照亮了人的哲思之光,是填补过去、开拓未来的茶道哲学之光。该著作以其宏量的查考了茶历史、茶人文、茶学说的底力和底气,向世人展示了中华茶道应有的样态。更有要者,它能帮到现在人们对中华茶道理解上的深入,既有助于厘清儒释道在茶文化中各自所占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更有利于人们从笼笼统统的粗糙认知中走出来,进而可以达成精以其精的切要。
书中的看点和亮点很多,难以一一。笔者只是以浅学薄识,择其重点和能开脑洞的一些读感罗列如下,以给爱我中华茶道之人共飨。
其一,抱持全球化的视野,在跨国文化的比较中鉴别,在异质思想的吸收中扬弃,对中华茶道传统作出现代诠释。将现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古代文明的价值基因融入其中,打造出符合时代精神,遵守科学原则,适应当代中国人合理生活方式追求的中华新茶道。如此的视野、立意和定位,足以让每一个热爱中国茶文化、热爱中华茶智慧的人,眼和心都会为之一动。
其二,该书的主题是揭示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亦即阐述中华茶道与儒学的汇通。重点从心性论、认识论、修养论、交往论、境界论五个方面,分品茶养心、事茶致知、修茶明德、援茶正伦、茶通天地五章,具体阐述儒学与茶道融汇交织的表现形态。贯穿全书的“红线”是天地范畴,该范畴既是儒学的根本,也是理解中华茶道的密钥。
其三,充分肯定茶的本性、真性,突出茶对人的身心益处,从而得以介入人的生活世界并与人一道构建生命的意义体系。同时,强调了茶道是中国茶人的精神信仰,儒学茶人是以积极入世的思想,不离世、不弃生,且依天道而“率性”。书中写道:“道”不远人,人依道而行,道因人而被实现。极简几句话,足以醍醐世人,唤醒合和之心。
其四,首肯了“大益八式”在传播推广中国茶文化的实践中所做的努力。认为大益八式体现了中华茶道的儒学精神,给出的基本评价是:“这样的茶道学说是儒学传统的’接着说‘”,对此,笔者也深以为然。作为一种茶道修为的体系范式,大益八式有利于将以茶修心、以茶养性具体化、落地化。在大益茶道学说中,提炼出来的茶之“三味”(滋味、品味、真味),能够分别满足身体需要、心理需要和信仰需要。同时还提纲挈领地指出了具体的修为方法:真正的茶人必须在心理(欲望)上做减法,在精神(境界)上做加法。
其五,除上述外,著作中还有许多关涉“喝茶场“中解说不一的正见阐述,构成了它的看点和亮点。此处撷取其中几点,以利开思启智。1/ 认识论探讨人与周遭世界的关系,茶只是自然物,茶道则是文化的产物,因人的在场和解读,茶得以进入人的意义世界。2/ “茶”字的大量出现在唐朝以后。3/ 中华茶道滥觞于唐代,成形于宋代,发展于明代。著者指出,茶道在宋代才真正出现,主要依据是宋代开始才有了茶中有道,道在茶中,即道茶合一的观念才真正形成。著者认为,茶道的真谛是精神性的观念表达。4/ 茶人的定义,是视茶为信仰落地的精神伴侣,在饮茶过程中寻找人生乐趣和精神安顿之人。5/ 人在喝茶过程中从滋味渐进到品味、真味,从而看到茶中的自己、茶后的世界、茶外的天地。书中强调,习茶修身,其实就是为了成就自我、完善自我。6/ 在人、茶、道的关系上,其实有三个层级:因茶见茶身;因茶见茶性;因茶见茶道。谈到与茶相关的人文要点,书中有载:茶事生活中的敬,不是外在的造作与虚饰,而是茶人内在的心、性、情的一体贯通。茶性与人性、茶品与人品、茶德与人德其实都是相通的。7/ 当茶性被人们发掘、茶味被人们品享、茶艺被人们赏悦、茶礼被人们奉守之时,茶就不再单纯是外在于人们精神世界的生理饮品,而是成为与人共在共通的文化存在。8/ 根据可靠的文献可知,到明朝时,今日广为人知的六大茶类就全部都出现了,相应地,不同茶类的冲饮方式和品赏顺序也已形成。 9/茶道是真切的有,以人道形式呈现出来的茶道正是中华茶道的重要特质,也是儒学所影响、诠释出来的茶道精义。
文末,还想再说的是,经过了人们上千年对茶性的确认,作为大自然赐予人类最佳饮品的茶,它的确不仅仅是一个口腹之饮,除了可作口饮之外,它还是一种精神之饮、文化之饮、健康之饮、愉悦之饮、情趣之饮,是完全覆盖了马斯洛五大需求论的饮品。无论是出于生理还是心理需要,抑或是出于社交、尊重或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个被奉为了“嘉木”和“圣药”的茶,不仅值得人去品饮、同时更值得人去学习。人们要学习茶的从容与淡雅,大我与利他,合和与共生,这些都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所需要的活水源头和活力所在。具有强力推进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与精进之大用,这才是中华茶文化的产生、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借罗胖跨年演讲时说过的:“以贡献感为指引,就能够获得更多幸福和自由”。毫无疑问,这句年话也吻合了我们所普遍认知的茶道精神。以当下世界近四成人口每天都要喝茶为据,大数三十亿的人以茶为饮,即便是其中仅有一两成人因茶而道,则也可以很乐观地对茶文化乃至茶道于整个人类的正面影响,作出积极的评估。
结束语
当我们每一个人面对一杯茶的时候,都不妨认真去品一品:天地人、贡献感、获得感,以及作为人类共同需要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无不尽在一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