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作为应用哲学的茶道哲学是否可能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作为应用哲学的茶道哲学是否可能(下)
李萍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茶道哲学何以应用
从学科属性上说,茶道哲学是哲学的应用研究,是对茶道进行的哲学分析和批判。这样的研究是哲学向下与茶道结合,而非茶道向上直接走向了哲学。因此,茶道哲学不是同义反复,茶道是研究对象,哲学是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即以哲学之思去介入茶道,去反观茶道。“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它是包含了多的一,包含了差异性、地方性、时代性等诸多方面,同样,茶道之道也非形上大道,它兼有日常性与非日常性双重属性,属于不离具象的生活道,茶道哲学所要从事的将是宏观、整体的研究,以便做出更加深刻的抽象。
茶道虽然靠体证、体悟,离不开品茶的个人体验,但茶道不是神秘的超验,将茶道放置理性之光,成为可以言说、可以理解的主体性活动,这就是茶道哲学所要开展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茶道哲学不仅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新的生长点,更可能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理论依据。以前人们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思想原则没有错,即民族性与世界性是对立统一的,但这句话所给出的实现方式却令人生疑,似乎只要守住民族性即可。民族性包含了世界性,但如果不以世界通用的语言、规则,就无法真实地走向世界,民族性就永远止步于某个民族的生活角落,最终被世界遗忘。中国茶道必须进行哲学的提升,成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茶道哲学,才有望成为人类共有的知识。
茶道哲学研究并非书斋式的考据,相反,它要给出促进茶人思考并对一般公众也有助益的理性思考成果。体悟茶道的知识谱系往上可以接续古代儒学、道家、佛教的传统,往下则可以发展出独立、自尊、理性等重要的现代社会通行理念。人们通过茶道获得了理性认识,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心理上的联想和思维上的类推,例如,饮茶者将自己比作茶,从茶的利他、奉献中读出做人的道理和行事的态度;通过目睹茶在热汤中的两种姿态:浮或沉,类推出人在生活中的两种状态;拿起或放下,又进一步解读为在处世为人上做减法、求放心、排空私欲等启示。
当然,喝茶、饮茶本身只是一个生理活动,即便可能上升到心理活动,也仍然以感觉、体验为主,只有到了论茶、问茶阶段才上升到了复杂的思维活动,此时就不能仅仅诉诸感官,而需依凭于思维、心智。从一个茶人的角度看,茶道哲学还要用茶的语言来解释茶道的真谛,要把茶本身看作蕴含了道、与人对话的共在,所以,不能将茶道仅仅限于物的层面,要透视茶道背后的精神实质,揭示普遍知识意义的命题。此外,哲学不同于宗教,茶道哲学研究不能过多依附于佛教和道教来解释茶道,要借助哲学的方法和哲学论证逻辑,加以书面化表达,将茶这一人造物纳入意义世界和文化意象之中,通过人的思维建构,提取出其中的理念,并传授给世人。另外,还要有学术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仁义、义理的层面,既不能重复古人的经验性感受,更不能简单地附会现代商业性的功能主义,要用现代哲学的方法和体系来构建当代人的茶道哲学。总之,茶道哲学研究要说出道理,要重新梳理并打造中国茶道,同时为中国茶道未来发展指点迷津,并引领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使之构成现代人类生活共同体的共识。
茶道哲学研究应当防止两个极端:一个是科学主义,一个是反智主义。科学主义认为存在唯一的真,其他都是假的。在具体内容上,则试图将茶道哲学研究做成规范成型、章法明了的学科。或者一味强调茶的物理、生化因素,例如茶叶的有机成分分析、茶汤在人体内的生化作用、饮茶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等等,突出茶的保健、营养、强体等可测量、客观性方面。或者过于强调茶道哲学研究的社会功能,如稳定地区、调和人际等。持这样观点的人主要是一些茶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士,如大学教师、社科院研究人员等。反智主义则认为“口舌之味通大道”,每个人的味觉不同但都是真的,从而直接将感性等同于理性,略去中间的积淀、升华的环节。例如“禅茶一味”就经常被解读为禅在茶中、茶即禅。上述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失于简单地下判断,做定论,未能给出必不可少的推理过程和论证依据,显得有些武断。茶道哲学中的反智主义者犯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同样错误,“人是万物的尺度”,结果这个“尺度”在所有人的主观随意性中丧失。这里应当严格区分两个根本不同性质的问题:肯定人生而平等的价值,从而肯定人人都有饮茶的权利和表达品茗感受的权利,这是一回事;判断品茗感受及其陈述是否合理、恰当则是另一回事。后者就进入到茶道哲学研究领域,这是相对抽象、学理化的层面。直接将二者等同,其实就完全排挤了理论讨论的空间,茶道哲学就无以立足了。
不过,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茶道只是其中一种,既不是最重要的一种,更不是最顶端的一种,茶道无法承载全部的文化要义、精神品性或思想宝库,茶道的特性是因茶喻道,茶道难以“特立独行”,必须依茶言理,由茶入道。[5]所以我们在高扬茶道哲学之时,也需要清醒而理性的认识到,切不可用茶道取代中国传统文化,更不可用茶道哲学代表中国哲学的高度。不仅如此,由中国学者展开的茶道哲学研究或者基于中国茶文化而进行的茶道哲学探讨,是否能够达到茶道哲学一般或者普遍的茶道哲学?这对我们的茶道哲学研究来说也是个极大的挑战。
既然学术研究、理论建树非常重要,学者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变得不可或缺。然而,目前的情形是:茶道方面的专业学者既不多也不强,茶道哲学更是付之阙如。一方面中国茶道的现代复兴不过是近三十年的事情,曾经断裂了百余年,茶道研究的学统已经不存,道统也枯竭断流。中国茶道研究百废待兴,远未成熟。另一方面茶道是个跨学科的领域,包括了自然科学的茶学、植物学、营养学等,还有社会科学的商学、管理学、经济学、民俗学等,以及人文学科的历史学、文学、哲学、宗教等等。在专业知识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一个人很难全面掌握上述各个学科的知识,更遑论做出综合性创新研究,因此,中国茶道研究队伍还未达到满足人们对专家、学者的殷切期待之程度。茶道哲学研究能否得出丰硕的成果并引领中国茶行业的未来发展,这取决于每位茶道哲学研究者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执着的专业精神。
[参考文献]
[1] “茶道“一词在西方文献中通常被翻译为“the tea ceremony”或者“ the cult of tea”,冈仓天心1906年用英语完成的《茶之书》则采用了“ teaism”一词,构成他的“茶之学说”(-ism)的思想来源是佛教禅宗,他突出强调的是这样的“茶之学说”创造出的审美意义。我们所谈的“茶道”虽然也用teaism一词来翻译,但主要强调的是“茶之悟”,即饮茶过程品茶者所产生的关于己与心灵、己与人、己与自然等关系对待的启示。这样的茶道之思想来源是中国传统入队的基本义理。
[2] 学界曾经掀起了中国自身的传统思想中有无哲学的争论。笔者认为,若不强求哲学的唯一表达形式,中国古代是有哲学的,通过茶道、诗歌、史书等去总结也许更易于把握中国哲学的真相。
[1] 赵贞信校注. 封氏闻见记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5: 51、52.
[2] 李萍.中国文化传统与茶道四境说[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3] 李萍.论中国茶道对儒家自然观的扬弃[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
[4] 李萍.中国文化传统与茶道四境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5] 李萍. 论中国茶道对儒家自然观的扬弃[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